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作为一种资本,中间投入在生产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中间投入系数大小则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类型.目前主流经济增长理论仅仅考虑增加值生产函数,而非总产出生产函数,因此忽视了中间投入在生产过程,乃至评价经济效率中的作用.本文从统计特征,基本模型和实证检验基本范式研究了主题.从统计特征角度,中国的中间投入系数明显高于美日等发达国家,单位GDP能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显示出了中国粗放型增长的特征.在基本模型上,本文通过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得出结论:一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与中间投入替代弹性、增加值率、技术水平等参数有关.具体表现在:首先,中间投入与最初投入之间的关联性表现为替代关系而非互补关系;其次,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出与中间投入替代弹性大小反向关系,中间投入替代弹性越大经济增长速度越慢,反之亦然;最后,均衡人均产出水平呈现出随着增加值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形态,换言之,一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存在一个最优的增加值率.在实证分析上,本文通过对中国、美国、日本、巴西四国的实证检验发现,一方面,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中间投入的替代弹性不同,且各自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替代弹性明显高于中国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各国的实际增加值率与最优增加值率之间存在着偏差,且发达国家的偏差要小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巴西存在的偏差要远大于发达的美国和日本.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2013年长江三角洲(下称“长三角”)城市群扩容为例,采用2004~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合成控制法实证分析了城市群扩容能否带动区域经济增长这一问题。实证结果表明:一方面,在短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的扩容促进了原位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抑制了新进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长三角城市群的扩容对新进地区发展呈现倒U型负向冲击,随着新进地区积极融入城市群,城市群的周边地区发展出现较大的负向冲击。结合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城市群的发展要从整体布局,明确各城市的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城市群周边城市的发展要警惕来自城市群发展的回流效应,以减小城市群发展带来的负向冲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