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40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528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6 毫秒
1.
本文采用卡诺图列解法来处理MUX组件的地址变量少于待发生逻辑函数变量的设计问题。方法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尤其是对于含有任意项的逻辑函数中任意项的处理,提供了寻找最佳方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1L搅拌发酵罐中对含有重组质粒pRLK14的大肠杆菌进行了培养。结果表明,采用二段培养法,于34℃增殖细菌,在对数增殖后期升温到42℃进行诱导,可以高效表达基因产品半乳糖激酶。诱导期,醋酸浓度增长较快,模拟实验表明,控制醋酸浓度可进一步提高半乳糖缴酶产率。  相似文献   
3.
论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机理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渊源出发,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4个阶段:60年代起步阶段;70年代发展阶段;80年代应用阶段;90年代成熟阶段.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的4个发展趋势:体系结构日臻完善;向多用途综合化方向发展;向智能型辅助决策方向发展;向实用型产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点的角度重新定义了Fuzzy域,并讨论了它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5.
研究带有均值回复Ornstein-Uhlenbeck过程的随机logistic种群模型的动力学行为。证明收获努力E*可以控制随机微分方程模型的随机灭绝和持续:若E≥E*并且满足一些其他条件,则种群灭绝;若E  相似文献   
6.
对“有机化合物命名”中存在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对目前高校有机化学教材中化合物命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The plagioclase amphibolites from Kuokesu area, Kuruktag, Xinjiang occur as enclaves embedded in the granodioritic gneiss. In the light of major elements and REE data, the parent rocks of the plagioclase amphibolites belong to weak_alkaline basalts. Their Nd model ages mainly range from 2 832 to 3 075 Ma. The seven plagioclase amphibolites yield a reasonable good isochron age of (828±86) Ma(2σ) with I Nd =0.510 981±82, ε Nd ( t )=-11.5±1.6. Such a case shows the existence of great proportion of the Archaean mafic crustal basement on the Kuokesu area. The strong tectonic_thermal event at about 820 Ma made the Sm_Nd isotope of the metamorphic rocks homogenization. This event would be associated with the Tarim Movement.  相似文献   
8.
一类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变权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数学为基础,探讨了多属性决策问题中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可以用灰色模糊数表示的情况,提出了基于灰色模糊信息的多属性决策的概念.利用分析方法和技巧,融合变权和熵权误差分析法,构建了灰色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的算法,直接由灰色模糊决策矩阵确定变权的基础权重和上确界,使算法在理论上更加严谨可靠,为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给出的算例说明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探讨了具有混合策略的二人有限零和博弈问题.提出了具有混合策略的二人有限零和灰色博弈的概念.以及相应的平衡解、上、下临界平衡解、理想平衡解、口定位平衡解、均值定位平衡解等概念.证明了具有混合策略的二人有限零和灰色博弈问题平衡解的存在性.并且推证过程也提供了求解上、下临界平衡解、口定位平衡解和均值定位平衡解的方法.指出了灰色博弈问题的最优值与其上、下临界博弈问题最优值之间的关系.以及理想平衡解存在的一个充分条件.中的实例说明了有关概念及结论的合理性与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Sm-Nd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εNd(t) values and Nd model ages (TDM) of Proterozoic metasedimentary rocks in the eastern segment of Central Tianshan Belt (ESCTB), Xinjiang, are used to constrain the sedimentary provenance as well as to evaluate their tectonic implications. εNd(t) and TDM values of these samples range from -4.00 to +6.36 and from 1.29 to 2.29 Ga, respectively. These feature values are distinguished from those of Archean Tarim Craton. Their average εNd(t) values of the Weiya, the Kumishi and the south to the Dikar samples are -2.46, +2.06 and +1.37, respectively. Nd model ages of the Weiya samples vary between 1.86 and 2.29 Ga, but those of the Kumishi and the south to the Dikar samples show a significant concentration at 1.6~1.9 Ga and the youngest Nd model age is 1.29 Ga. Those Nd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suggest that these metasedimentary rocks could be derived from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Paleoproterozoic crustal source and a participation of young arc materials, rather than Archean Tarim Craton. Furthermore, the data also indicate that these two sources were paleogeographically separated. Thus we can deduce that the Kumishi and the south to the Dikar metasedimentary rocks were formed proximal to the arc side of the back-arc basin, but the Weiya metasedimentary rocks were closer to the continental side of the back-arc bas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