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集体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方法采取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 list CBCL)对503名4~5岁儿童集体进行为问题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1.3%,其中,男童检出率为14.5%,女童检出率为8.1%,男、女童检出率有显著差别(X2=5.19,P0.05)。行为问题前3位因子依次为攻击、多动和性问题。儿童行为问题总分均数男童24分,女童21分。男童高于女童,差别有显著意义(t=1.93,P0.05)。结论随着儿童生理心理发展,儿童的心理行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偏离正常,因此,托幼机构应积极开展儿童心理保健,只有家庭、托幼机构、保健机构、社会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才能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3种喂养方式对18个月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对比不同喂养方式与超重及肥胖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健康婴儿依据其出生后前4个月内不同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自出生起随访18个月进行前瞻性的纵向观察,分析出生时与18个月龄儿童身长、体重与喂养方式的相关性,且将18个月时评价出的超重与肥胖结果与4个月前喂养方式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不同喂养方式儿童在18个月时体重存在显著性差别,人工喂养儿超重及肥胖发生比例明显高于母乳喂养者,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母乳喂养有利于儿童的体格健康发育,降低肥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