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应用电偶极子理论,模拟了过热合金熔体在脉冲电场作用下团簇附近电场强度分布,得出在脉冲电场及电偶极子电场耦合场强作用下,由于电迁移速度不同,致使原子团簇附近溶剂、溶质淤积,进而使小尺度团簇有可能通过重构而长大;应用静电感应原理,计算了团簇半体受力情况,得出大尺度原子团簇半体受到耦合电场力较强,团簇稳定性减弱.研究表明,熔体内原子团簇在脉冲电场作用下其尺度有均一化趋势,即某一尺度原子团簇占优.  相似文献   
2.
用反渗透法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时,海水中悬浮颗粒物会对反渗透膜造成污染,进而损伤膜元件.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电脉冲处理实验装置,研究了海水中悬浮颗粒物在脉冲电场作用下的沉降效率,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海水中悬浮颗粒物沉降效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脉冲电压、脉冲时间、脉冲处理次数和脉冲频率;且在各因素较佳的水平条件下,沉降效率可达86.4%,比未施加脉冲电场时提高近30%.TEM分析结果表明:在脉冲电场的作用下,海水中难沉降的带电荷悬浮颗粒物重新分布其所带电荷并导致偶极化,从而促进了颗粒物之间的凝聚.  相似文献   
3.
电脉冲孕育处理对Al-5%Cu-0.8%Mn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凝固组织观察、力学性能测试、断口分析等实验,研究了不同电脉冲孕育处理对Al-5%Cu-0.8%Mn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电脉冲处理参数均使Al-5%Cu-0.8%Mn合金凝固组织细化,单位面积晶粒数提高2倍以上;合金力学性能较未处理试样明显改善,抗拉强度增加了21%~35%,伸长率提高1.8~2.5倍;且当脉冲电压500V、时间30s、频率3Hz时,合金的凝固组织细化效果最好,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针对《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本身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对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获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效,提高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脉冲电磁场(PEF)技术由于工艺简洁、高效、环保等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将其引入到PM_(2.5)的运动控制领域,分别测试了密闭空间内PM_(2.5)质量浓度分别为700μg/m~3、500μg/m~3、300μg/m~3时,通过参数为500 V、2 Hz的PEF处理8min的PM_(2.5)浓度变化。结果表明,经过短时间的PEF处理后,电脉冲磁场作用区域内的PM_(2.5)浓度显著降低,并形成宏观可观测的流体行为。这一发现有望为局部区域内的临时性空气质量管制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实践教学环节,对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然而,目前大多数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的工程经验都较欠缺,通过指导课程设计的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提高了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丰富了课程设计题目的来源,使其更接近工程实际,改变了思想观念,增强了课程设计指导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观能动性。对《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液态合金的多相结构模型为基础,对电脉冲作用下高硅铝合金熔体结构变化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研究了电脉冲作用下Al-22%Si合金凝固组织的显微硬度以及凝固相变点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电脉冲促进了呈"胶体"状态存在的Si粒子在Al-22%Si合金熔体中的分解,提高了熔体的均匀程度,部分消除了来自Si原料的遗传性;电脉冲孕育处理提高了Al-22%Si合金熔体的过冷能力,增加了Si粒子在基体组织中的过饱和度,提高了基体的显微硬度;Al-22%Si合金基体显微硬度值的变化显示熔体对于电脉冲频率的响应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8.
二维码在材料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该文搭建了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材料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建立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地完成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学生从被动学习方式向主动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