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元1851年,广西爆发了震撼中外的太平天国革命。这次革命运动,把中国封建社会旧式农民战争推到了最高蜂,同时又给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以深刻的影响。这场爆发在近代史初期中国的农民运动,由于中国基本上仍然是封建社会,决定了它必然具有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共同规律即共性;又由于中国封建社会行将崩溃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决定它必然具有区别于以往农民战争的特殊规律即个性。研究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必须从近代中国社会的具体分析着手。广西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发源  相似文献   
2.
第四章领导金田起义(1849年——1852年)一、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八四九年七月,骄阳似火,酷暑难当。洪秀全偕同冯云山冒着炎夏烈日,匆匆地跋涉在从广东到广西通衢山道上。洪秀全第四次入桂之时,广西全省连年发生水、旱、风、虫、兽等自然灾害,灾情极为严重。有些地方久旱不雨,井枯泉涸,河水断流,田地龟裂,颗粒无收。有些地方,大雨滂沱,昼夜不停。洪水一片汪洋,低洼地带泡在水中,“房屋禾稼为之湮没”;“亿万生灵荡析离居、殁于水者无数”。有些地方,漫山遍野的蝗虫,“飞蔽天日”,“所下之处,禾苗菽麦嚼食一空”;  相似文献   
3.
第三章走上革命道路(一八四七——一八四八)一、去广州“学道”碰壁物换星移,洪秀全蛰伏乡间从事拜上帝教教义的创作,一晃就过了二个寒暑。一八四六年下半年的一天,有一位姓巫的同乡从广州返回花县告诉洪秀全说:“有外国传教士名罗孝(全)者,在广州宣传真道。”洪秀全与洪仁玕“十分欢喜得此消息”。他们意识到,自己虽然敬拜上帝,但对拜上帝的道理还懂得不够透彻,对拜上帝的仪式仍不甚了然。因而迫切需要深化自己对拜上帝的知识,想去广州“学道”,看看“洋  相似文献   
4.
一、永安破围与“仙回捷奏”“孤城在望无人近,半载甘从壁上观。”清朝政府在永安州城麇集兵勇近十万之众,“虚费”饷银千余万两,对遥遥在望的弹丸孤城却“不敢逼近”。坚守州城的太平军虽然英勇奋战,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清军的进攻,但困守孤城终非长策。时间拖得愈长,斗争就愈艰苦,困难愈多,危险性也就愈大。为了打破敌人企图“聚歼”太平军于  相似文献   
5.
第十章历史悲剧重演(一八六一年九月——一八六四年七月) 一、英王败大局坏安庆地当皖、鄂、赣三省要冲,是“吴楚咽喉,江淮腰膂”;“金陵之门户也”。太平天国领导人洪仁玕清醒地认识到:“安庆一日无恙,则天京一日无险。”①安庆之得失关系到天京的安危。清朝反动头子曾国藩也深深懂得:攻占安庆“目前关系淮南之全局,将来即为克复金陵之张木”;只有“先克安庆”,才能“制贼死命”。②因此,  相似文献   
6.
第九章卓越的爱国者一八五八年至一八六一年,既是太平天国革命转危为安,衰而复振的时期,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主义改变对华侵略政策,太平天国对外关系的转折时明。在内忧外侮的茫茫黑夜里、洪秀全始终高擎反对外国侵略的火炬。面对外国输入鸦  相似文献   
7.
公元一八五三年,起义于广西边陲的太平天国农民军经过千里转战,攻克了江南重镇南京,就定都于此,改称天京。天京定都,是太平军的伟大胜利,同时也体现了这支军队的领导者们卓越的战略思想和军事指挥才能。由于爆发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这场革命,不仅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推向了最高峰,同时也集历代农民战争军事实践的大成,因此,研究以定都南京为核心的太平天国军事战略思想,对于理解和总结农民战争的战略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一、重建天朝领导核心"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首咏史诗是今人柳亚子先生概括太平天国败亡的主要原因:领导人蜕化变质;偏师北伐悲无继:同室相残丧国本;从而铸成千古遗恨而发出的深沉咏叹.洪秀全亲自导演的天京变乱这场历史悲剧,以杨秀清被害、韦昌辉伏诛,秦日纲等数万太平天国骨干力量惨遭屠戮;石达开率领数万"精壮之士"远征不返"的沉重代价,使得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夺个人权势的矛盾,暂时缓和下来了.可是,洪秀全自隳长城,却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军事形势急剧恶化.一八五七年下半年,秋冬肃杀的寒风,把重城要地相继失守的噩耗和各地守将频频告急的文书,雪片般纷纷飞向天京.六月十一日,溧水失守.七月十六日,句容陷落.  相似文献   
9.
中国青年出版社预约我们编写《洪秀全传》。全书共分十章,约十多万字。这是该书(初稿)的第一、二章,恳切地希望同志们教正。  相似文献   
10.
所谓金田团营,就是“召唤”各地“会集于一处”的教徒,结队前往金田集中。《太平天国起义记》说,天老爷“将遣大灾降世”,洪秀全的“预言至此已经实现”,各地教徒“关心着自己和家庭的安全,群集到洪秀全的旗下,他们相信洪秀全是上天派来作他们的首领的”。但这时,洪秀全还没有“出名”,也没有打出“太平天国”旗号。革命造反尚处于少数人“密谋”之中。对于广大教徒来说,他们并不知道或还没有被告知,到金田团营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