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铁桥梁中的墩台形变在量级上呈现出较小的特征,且墩台在形变监测过程中时常会受到外界条件或随机噪声的干扰,使得采集的数据和后处理预测数据显现出较大的波动,给数据分析和后续的变形预测带来较大影响﹒本文将多元回归法引入到高速铁路桥梁的墩台变形分析数据预处理中,在顾及温度和荷载对墩台作用基础上,利用Matlab建立了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GM(1,1)预测模型,多元回归法具有一定的优势,预测结果与实际形变值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2.
灰色模型GM(1,1)在益阳市耕地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湖南省益阳市2000~2006年耕地数据为基础和平台,运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探讨了耕地数量动态变化,为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参考.结果表明,GM(1,1)模型对益阳市耕地资源数量的历史趋势拟合程度较高,预测结果符合益阳市耕地数量变化规律,即益阳市耕地面积在未来几年内仍将呈现出持续减少的趋势.因此保护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都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IDL与MATLAB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IDL和MATLAB分析的基础上,从产品定位、工具箱的形式、计算速度、图形显示方式和外部语言接口等方面对IDL和MATLAB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MATLAB与IDL在其他方面的弱势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以湖南城市学院玉壶山为研究区域,利用曲面移动拟合法、线性内插法、自然邻点插值法和Kriging插值法等4种插值方法对采样点数据进行高程插值,生成规则格网DEM,并对内插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在建立DEM的基础上,对4种插值方法生成相应的等值线、坡度和坡向值,通过与实际地形的比较,对不同算法插值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地貌类型以丘陵和山地为主的南方地区,曲面移动拟合法(SMF)有着更加良好的表现,能够更精确地模拟出真实的地形.本文研究可为南方典型丘陵区域DEM内插算法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湘桂交界处南岭西段山地上广泛发育了夷平面,而对其地貌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加深对该区地貌演化的认识.本文基于30 m的DEM数据,在ArcGIS 10.3中,通过均值变点法和最小误差分析法分别限定夷平面的高程和坡度,并结合面积指标,提取了该区的夷平面.结果显示,该区夷平面的坡度介于0~13°,海拔介于1 416~1 780 m,且主要分布在南山、鸡公山和越城岭上,面积分别为165.41、154.41和83.75 km2;夷平面主要切割印支期、加里东期和燕山期花岗岩;结合坡向分析显示,3座山脉的夷平面分布高程大体一致,且接近水平,这表明这些夷平面为一个区域性夷平面的残余面,且该区地形曾经历了漫长的侵蚀夷平阶段,其后期构造抬升以水平抬升为主;夷平面的广泛存在表明该区地形演化还处于地貌侵蚀循环的青壮年期,也是南山牧场形成的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残差GM(1,1)模型的建筑物沉降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代高层建筑进行沉降观测,对其未来的变形趋势进行准确地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传统灰色GM(1,1)模型存在的模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灰色残差GM(1,1)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对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与原始模型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灰色残差模型在精度上有了显著的提高,更加适用于基础沉降的预测,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