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壮族具有一种可称为广纳性文化根系 ,表现为对异质文化的宽容、平等和吸纳和对苗瑶文化、汉族文化的宽容和吸纳 ,形成了壮族许多再生文化、杂糅文化形态 ,也使壮族文化符合生态文化的共生规律。  相似文献   
2.
百越民族的审美情致钩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民族审美的视角、钩沉了百越民族及其后裔朴而拙,壮而大,灵动飞扬,色彩斑斓的审美情致。  相似文献   
3.
评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毛志东黄秉生/著潘其旭先生的壮学研究博大、精深。博大体现于他参与《古壮字字典》、《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的编纂工作;精深体现于《壮族歌圩研究》这部专著之中。潘先生对壮族歌圩的起源,从壮族族源方面进行探讨,他认为壮人自古...  相似文献   
4.
壮族有自己的文化根系 ,有典型的文化生态美的范式 ,与其他民族文化种群一起构成岭南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群落。而在壮族文化根系中 ,首先是其重生文化根系 ,它表现为对生命之根、生命本源的独特看法和理解 ,从而形成了壮族色彩斑斓的古代文化事象。  相似文献   
5.
每一个民族的文学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使人们从作品中看到这个民族的生活风貌,体会到他们的心理特征,甚至感觉到他们感情的潜流。使文学具有民族特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描写人物情感的表达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本文就想通过《西厢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较,来看看对人物情感表达方式的描写如何影响作品的民族特色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歌圩与壮族的审美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凡有机会看过壮族歌圩的人,往往要被那宏大的场而、热烈的气氛所吸引,也被壮家青年男女们动听的歌声和缠绵的情感所迷醉,还将被他们敏捷的诗才和机智的应对所折服。歌圩,是壮族人民所喜爱的审美活动之一,壮族人民从丰富多彩的歌圩活动中,得到了极大的审美字母。歌圩,也以它的悠久历史和斑斓色彩展现着壮族人民特有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7.
人类进入文明阶段,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就成为一种经常的,不可缺少的活动,这种活动有时还表现得相当的广泛和强烈。在古代,曾有人为看一场戏而弃家庭失火于不顾;在现代,一些山区的青年为看一场电影而不惜去翻山越岭,走上几十里的路程。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少人看到一本好小说而废寝忘餐。人们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兴趣去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呢?现在,让我们深深地潜入人性的底层,去探寻其中之奥秘。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民族生态的审美范式依次形成为依生美、竞生美和共生美三大范式。依生表现为人对自然的直接依赖和对神灵的祈求 ,也表现为民族间的依从关系 ;竞生则是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民族间的冲突 ,竞生美一般经历“幻想”、“高扬”、“迷茫”阶段 ;而共生美则是人类对竞生美的一种反思 ,是对最高形态的美的呼唤  相似文献   
9.
“艺术对个人的内心结构的影响,即深入到他的‘灵魂深处’和促进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在我们的科学中是公认的”。这是苏联文学理论家布拉恩德特在《艺术中的道德因素》一文中说过的话。确实,在文艺史上,还很少发现有人敢于公开否认文学艺术具有淘冶性情,塑造灵魂的作用。在古希腊的美学家之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文学理论观点相对立的情况下,还一致认为,文学艺术是对听众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最有力的工具。正因为文学艺术对塑造人的灵魂具有特殊的功能,所以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不能不对文学艺术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成人教育的发展,提高质量意识已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而要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就需要抓好三个环节:课程设计、任课教师、严格管理。严格管理是提高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比较难以实行的一个环节,而要进行严格管理,就要走出三个认识上的误区,并把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统一起来,提高质量才有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