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孙子兵法》四个英译本中军语英译的描述性分析为基础,探讨了中国古代军语的英译策略,提出了重复、转换拼写法、语言翻译与文外解释或文内解释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
以《孙子兵法》四个英译本中军语英译的描述性分析为基础,探讨了中国古代军语的英译策略,提出了重复、转换拼写法、语言翻译与文外解释或文内解释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的前驱体、活性炭为基体,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制备SiO2/活性炭复合材料;以XRD,SEM,BET以及电磁参数测定等手段,对SiO2/活性炭复合体的孔隙结构、电阻率、以及电磁参数等性质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与正硅酸乙酯混合后,经过溶胶凝胶反应,SiO2与活性炭形成结构均一的复合物,且溶胶凝胶温度较低时,反应速度较慢,生成的SiO2颗粒较小、分布较均匀.通过改变SiO2的质量分数量,可以改变SiO2/活性炭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进而影响其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当SiO2质量分数为12%时,复合材料有最佳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5.
"诡道",作为源于《孙子兵法》的中华文化关键词,其文化意向在中学西传、中外对接的概念转换中由于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而招致误读。基于历史文化语义学之视角,西方译者英译之误读涵盖"诡道"概念赖以产生的社会生活世界、"诡道"概念所反映的意向世界及"诡道"概念的基本文化内涵。其误读有三:不尊重源概念赖以产生的社会生活世界而导致的常识性误读;理解了源概念赖以产生的社会生活世界而英译用词之意向性却有悖于源概念文化意向之理解性误读;理解了源概念赖以产生的社会生活世界及源概念文化意向却基于实用主义的立场赋予其有意图的意义之功利性误读。  相似文献   
6.
《孙子兵法》英语复译本在“中学西传”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西方译者对中国文化进行解读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误读。任何的误读形式都与译者身份密切相关。就《孙子兵法》Minford译本而言,译者采取的有意识误读的翻译策略是由其多重文化政治身份所决定的。本文尝试从文化社会学的“文化误读”概念入手,基于对Minford译本副文本的描述与解释,探讨“文化误读”与“译者身份”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出译者对源文本的误读反映了译者本人及译者所属群体的社会心理及意识形态观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