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以四川盆地东部合川盐井溪剖面三叠系嘉陵江组第二段的盐溶角砾岩-次生灰岩为重点研究对象,在薄片观察、阴极发光和元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盐溶角砾岩-次生灰岩和相邻地层中微晶灰岩、微晶白云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碳、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盐溶角砾岩-次生灰岩锰、锶的质量分数和δ~(13) C、δ~(18) O平均值分别为268×10~(-6)、120×10~(-6)、-5.80‰和-8.97‰,微晶灰岩锰、锶的质量分数和δ~(13) C、δ~(18) O平均值分别为142×10~(-6)、767×10~(-6)、-1.60‰和~(-6).31‰。与相邻地层的微晶灰岩相比,盐溶角砾岩-次生灰岩具有较高的锰含量、较低的锶含量、较负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显示盐溶角砾岩-次生灰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代表了表生成岩环境,其碳源主要与近地表大气水环境的CO_2有关,并可能掺和细菌硫酸盐还原作用产生的CO_2,氧除与近地表大气水有关外,并可能继承了硫酸盐中的氧;微晶灰岩则对海水地球化学信息具有更好的代表性。相邻地层微晶白云岩的锰、锶的质量分数和δ~(13) C、δ~(18) O平均值分别为291×10~(-6)、98×10~(-6)、-0.30‰和-4.23‰,具有和盐溶角砾岩-次生灰岩类似的锰、锶含量和较正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碳同位素可能较好地代表了同期海水,氧同位素则代表了蒸发海水。  相似文献   
2.
分析川西北地区泥盆系观雾山组白云岩形成过程的流体特征,探讨其形成机理。通过对江油县马角坝、青川县何家梁及平武县甘溪剖面观雾山组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研究,按照晶粒大小将其分为细-粉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和中晶白云岩3类;根据稀土元素研究流体性质,推测白云岩成因。白云岩稀土总含量较低,3种白云岩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并且都与泥晶灰岩配分模式类似,表现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样品均呈现Ce不明显负异常(均值0.94)、Eu负异常(均值0.81)、Y明显的正异常(均值2.98)。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白云岩化流体主要是海源性流体,成岩环境为相对封闭的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