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全面地回顾了末次盛冰期以来有关东海海平面变化、长江入海历史、长江河口海岸演变、陆架上的古河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关于末次盛冰期时长江入海状况现存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指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即应加强对因气候、海平面变化引起的河道变形作用以及长江与古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研究,特别是应加强对陆架泥质沉积物的研究,以期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2.
黄朋  陈琳 《科技资讯》2014,(8):241-242
勤工助学作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资助方式,学生也乐于积极参与,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学生从事保洁、服务相关的勤工助学岗位变得越来越少。解决当前勤工助学岗位有限的矛盾,高等学校应当改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对勤工助学岗位设置进行创新,把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影响脂肪酶LVK催化菜籽油乙醇解的因素,即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并通过正交优化,得出脂肪酶LVK催化菜籽油乙醇解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摩比4:1、催化剂用量6%、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为36 h,产率为79.8%。并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了产物中脂肪酸乙酯的组成。  相似文献   
4.
采用磷酸盐膜质量增重实验,动电位扫描等方法,对不同体系磷酸盐膜成长的电化学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低锌磷酸盐溶液体系中,其表面转化膜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锌,而磷酸锌是由磷酸二氢锌水解生成的。磷酸盐膜的生成与成长是磷酸二氢锌水解平衡受到破坏的结果,而平衡的破坏则是由金属表面微电池反应所诱导的,微电池反应贯串于整磷酸盐处理过程的始终。电化学测量表明,此诱导反应是受微电池阴极析氢反应所控制,且析氢过程遵循放电———复合偶合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5.
比较全面地回顾了末次盛冰期以来有关东海海平面变化、长江入海历史、长江河口海岸演变、陆架上的古河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关于末次盛冰期时长江入海状况现存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指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即应加强对因气候、海平面变化引起的河道变形作用以及长江与古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研究 ,特别是应加强对陆架泥质沉积物的研究 ,以期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6.
表面肌电信号(SEMG)分析在生物力学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肌电信号是一种使用表面电极来探索和记录肌肉表面电活动的技术。肌电信号在生物力学领域中主要被用来作为肌肉开始激活的指标,同时作为肌肉收缩产生力量以及肌肉内部产生疲劳的指标等。表面肌电信号作为研究肌肉的一种方法,告诉我们肌肉是否被激活、激活的程度大小和疲劳时激活的程度等。旨在着重讨论生物力学领域中的一些特定的表面肌电信号分析方面中的比较类型分析和频率疲劳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7.
借助多种分析方法,对采自冲绳海槽北段和中段的火山岩进行了常量元素、稀土元素、Sr-Nd同位素组成分析及铀系组分法年龄测定,在此基础上对此地区的海槽岩浆的起源、演化及岩石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海槽晚更新世(大约10万年)以来有一期广泛的酸性火山喷发活动;(2)受板块俯冲的控制,此期火山活动年龄按照与琉球岛弧距离的由近到远而由新到老;(3)海槽北、中段岩浆演化过程相似,其下很可能存在有巨大的、统一的岩浆房,但与海槽南段岩浆作用差异明显,岩浆物质很可能来源于PREMA地幔源区;(4) 此地区的黑色浮岩为钙碱性系列流纹岩,岩石化学组成与海槽产出的白色浮岩相似,形成年代为17.7±2.1 ka.  相似文献   
8.
法官职业道德是指基于法官职业特性,在长期司法实践中形成的对全体法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的总和,它鲜明地表现为程序性,与特定社会的道德不完全相容。当前我国法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从法官职业道德作用,目前法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和途径出发,对法官的职业道德作简略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2 ka来东海内陆架的泥质沉积记录及其气候意义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对位于东海内陆架闽浙沿岸泥质沉积区北部的DD2孔进行AMS14C年龄测试和粒度分析, 获得了粒度随深度以及时间变化的高分辨率曲线. 近2 ka以来DD2孔粒度曲线揭示出9次粒径变大时期, 它们与历史时期中国温度下降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可能是东亚冬季风活动加强的响应, 其中包括首次揭示的、约990 AD的最大降温事件. 根据沉积物粒度的变化情况, 基本认同竺可桢所界定的隋唐温暖期, 并认为气候存在温暖-寒冷-温暖的波动, 且其中的相对寒冷期为750~850 AD. 研究认为小冰期开始于1450 AD, 期间的寒冷期分别约为1510, 1670和1840 AD左右. 由于所建立的时间标尺还有不确定性, 本研究所提出的冷事件的时间范围值得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10.
磁性高分子微球合成及其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粒子,以油酸为分散剂,与化学单体、胶联剂等处理,经修饰合成磁性高分子微球,固定化脂肪酶水解油酯,测试其固定化脂肪酶的性能.通过测试其固定化时间和固定化酶量以及固定化酶的半衰期等性能,与游离酶性能对比,说明这种磁性材料大大提高了酶的适应温度,增强了脂肪酶的耐受性,提高了脂肪酶的活力回收,磁性粒子高分子微球是一种很好的酶固定化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