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离散Logistic人口增长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人口预测的复杂非线性特点建立了Logistic模型,分析了Logistic方程曲线性质,并研究离散的Logistic模型具有的混沌遍历性,以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率定模型参数,用均方根误差等进行模型效果评价,通过实例分析,采用不同方法相互比较,验证了Logistic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灰色系统中经典的GM(1,1)模型在大坝位移预测中的缺陷,以某工程为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M(1,1)模型.实质上是重新生成了序列,即对非负随机振荡序列进行加速指数变换和几何平均生成变换后使用经典的GM(1,1)模型进行建模并预测.对某工程2015年5月29日至6月10日的大坝水平位移进行了预测,并将结果与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和经典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显示,改进的GM(1,1)模型预测精度较高,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江河流域下游地区经济发达,是国家经济产业的核心区域,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这些区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持续增加,水资源的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愈发明显.为改善这种局面,利用过境洪水资源成为一条解决问题的出路.过境洪水资源合理分配是利用过境洪水资源的前提与依据,目前我国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构建以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最大为目标的过境洪水资源可利用量优化分配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对连云港市过境洪水资源利用进行实例研究,将过境洪水资源可利用量在连云港市5个地区、4个用水户之间进行分配.结果表明,分配模型及遗传算法适用于过境洪水资源可利用量分配研究,能够为其他地区过境洪水资源分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区水资源分布非均衡性现象,引入水资源基尼系数概念,探讨分析水资源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梯形面积法和函数拟合法),建立水资源量非均衡评价模型,评价地区水资源量分布非均衡性程度和发展演化规律,提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采用建立的水资源量非均衡评价模型分析江苏省水资源分布的非均衡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江苏省水资源开发利用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5类33个水文变异指标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响应关系分析,针对目前常用的变化范围法(RVA法)存在容易忽略低度、中度改变指标,且难以区分各项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不足,提出基于投影寻踪聚类模型的改进RVA法(PP-RVA法),对河流水文情势的整体变异度进行评价。以湖南省的刘家坪水电站为例,依据其厂房下游河道的实测径流资料,计算得到建库前后其水文情势的整体变异度为83. 21%,属于高度改变,同时可知5月平均流量、高流量数、最小7 d流量对水文情势改变的影响最大。评价结果更加贴合河道整体信息和指标变异度的分布特征,符合客观实际,表明刘家坪电站当前的运行方式对下游河道的生态系统影响较大,迫切需要开展生态调度实践,实现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光互补基地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水库调度图绘制方法,该方法根据来水频率分组进行水库调度图绘制,并给出了水库调度图的应用策略。澜沧江上游西藏段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结果符合工程实际要求,有利于电网的稳定运行,提高了混合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益。  相似文献   
7.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向省内受水区输水时遭遇的供水时空不均衡问题,同时为了增加工程运行的综合效益,提高工程的供水均衡性,建立了以受水区综合缺水率最小、泵站总抽水量最小、缺水率时间标准差最小、缺水率空间标准差最小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NSGA-Ⅲ算法求解优化调度模型,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与TOPSIS法的组合赋权法进行方案优选。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调度方案,优化调度方案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受水区的供水率得到明显改善,在95%、75%和50%来水频率下,综合缺水率分别下降了9.2%、8.2%和10.5%;泵站总抽水量在95%、75%来水频率下增加了21.6%、15.4%,在50%来水频率下下降了39.4%;受水区供水时空均衡性明显提高,在95%、75%和50%来水频率下缺水率时间标准差、缺水率空间标准差均显著降低,不同受水区不同时段缺水率分布范围更均匀集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