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枯萎病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的一种重要病害。本文从植物解剖学研究其病菌入侵途径,病菌与各器官结构的关系。菌丝的入侵主要在苗期感染下胚轴及其根系,亦可见于子叶,在根、茎中菌丝主要定殖于最初形成的次生木质部。文中对被感染的各类细胞做了统计分析,认为不是因导管被菌丝或侵填体堵塞致病。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了海南五指山下家养母鸡(domestichen)体内寄生一种非典型长形配子体的小型疟原虫,经鉴定为联核疟原虫(Plasmodiumjuxtanucleare)。  相似文献   
3.
4.
5.
对虹口港水系水污染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虹口港水体已达5级严重污染程度,文章介绍了水体污染数学模式和有效的水体功能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6.
义乌小鲵(Hynobius yiwuensis)是中国特有的易危小鲵科动物,仅分布于浙江省的部分丘陵山地.为更好地保护其野生种群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于2017年11月—2019年3月开展野外调查,并采用MaxEnt模型对义乌市义乌小鲵的栖息地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发现义乌市义乌小鲵野外繁殖坑共计18处,包含成体2尾,幼体1 575尾,卵袋151对;气候变量重要性分析表明,降水量为最主要因子,累计贡献率为49.1%,其他重要因子分别为最冷季降水量(43.0%)、最湿季平均温度(40.3%)、降雨量季节性变化(4.7%)、最干季降水量(3.9%)、季节性变动率(3.7%);当前义乌小鲵在义乌市适宜面积共计438.88 km2,其中,高适宜区面积为49.75 km2,次适宜区面积为127.13 km2,低适宜区面积为262.00 km2;在3种气候情景下(RCP2.6,RCP4.5,RCP8.5),2050年高适宜分布区面积较当前分别增长58.3%,12.8%和18.1%,2070年高适宜分布...  相似文献   
7.
棉花促根剂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苗前使用棉花促根剂能提高棉花出苗率,促进根系发育,改善棉株营养水平,防止早衰,促进棉花早结铃,多结铃,增铃重,最终提高单产,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用PAN-OP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度水中微量锌和锰。不需要分离和富集,加入掩蔽剂可消除干扰离子,方法简单方便。在本显色反应中表面活性剂OP的主要作用是增溶作用。增敏作用不明显,水中微量锌和锰的测定结果与阳极溶出伏安法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黄建成 《科学通报》1983,28(12):726-726
一、引言寻找随机多址信道分解信息包冲突的高效算法依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就一种算法来说,首先总是研究最大的平均吞吐率,在泊松(Poisson)输入率、三元反馈、分隙信道,以及发后检测的假定条件下,目前巳知能达到的最大吞吐率为0.487,这一算法系由Gallager所提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江静波等自1961年陆续发现在我国有一株形态特异的间日疟原虫,经反复研究至1965年定为一新亚种,并命名为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Plasmodium vivax multinucl-eatum),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此后各地相继有类似本疟原虫的发现(张绍武,1965;四川地区五二三中药三组,1975;宜宾地区卫生防疫站,1976;张奎等;陕西省卫生防疫站,1978;彭德华等,).但对于本虫的分类地位问题,各家意见不一,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