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温度数据采集系统存在布线繁琐、网络维护困难等存在的问题,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功耗低、成本低、微型化的优点,设计了一种环境温度监测系统.传感器网络节点采用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AVR系列单片机ATmegal28L和Chipcon公司的无线收发射频芯片CC2420,以及温度传感器DS18B20来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能够实现节点间通信以及数据的实时处理、显示和存储,可以用于环境温度监测.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与嵌入式系统的快速发展,嵌入式设备在远程管理、监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由于嵌入式Web服务器成本低、体积小、功耗低、使用方便等特点,且实现了嵌入式技术与网络完美结合,故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也逐渐成为嵌入式技术应用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在OK6410开发板上,设计与实现了Linux操作系统下的嵌入式Web服务器,并经测试表明Web服务器稳定,反应迅速,使用方便,故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RS-232标准的单端接口信号、抗干扰能力弱、速率低、通信距离短、只能实现点对点通信且没有自我检测功能等问题,提出一种支持多点远距离通信的RS-232串行总线系统.通过升级单端信号为差分信号,增加冲突检测电路、载波侦听电路与总线控制电路等,配合成熟的标准的冲突检测和回退算法,不仅解决了RS-232标准存在的问题,提高了信号抗干扰能力和传送速率,增加了通信距离,而且实现了多个RS-232设备间的相互通信及总线的自我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控制和通信领域中,经常需要将不同的仪器/设备的串口和控制平台及计算机进行互联,以实现对设备的控制、管理以及数据的共享.但在实际应用中,串口的速率以及通信格式不同,需要人工设置,不能够实现速率的自动检测和适应的功能.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串行接口波特率自适应算法来实时检测接收到的波特率.本算法比其他现有的算法更简单、更快,性能更好,有效地解决了现有自适应算法局限性大、实时性差、判决时间长、适应时延大及使用不方便等问题.在算法实现中采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和有限状态机,设计简单,灵活,可移植性强.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SPI总线通信传输距离和传输效率有限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通过SPI协议与TCP/IP协议的转换来完成串行数据到以太网数据的转换.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从SPI协议到TCP/IP协议的转换实现简单,转换后的数据传输速率高、可靠性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极小嵌入式系统中大数据量的存储问题,在对嵌入式设备广泛采用的NAND Flash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极小嵌入式设备NAND Flash存储系统的解决方案.说明了其系统分层结构和功能用途,详细阐述了闪存转换层中地址映射、纠错、坏块管理、磨损均衡及垃圾收集等算法的设计与实现,并在STM32微控制器上实现了NAND Flash的驱动和管理,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不对称型30脉冲自耦变压整流器的拓扑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与12,18脉冲自耦变压整流器相比,这种整流器具有更好的特性,成功研制了一台1.6kVA 30脉冲自耦变压整流器的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的铁路语音记录系统缓充池容量小、存储时间短的现状,采用FPGA器件构造双缓冲池,改进了传统语音存储在线缓冲技术.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设计的基于FPGA的铁路语音记录系统较以往类似的语音记录系统在存储容量上有很大提高,在线播放功能较传统的单缓冲池语音记录系统也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金属玻璃的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与其组成成分的关系,并根据液态金属Ziman理论导出Nagel公式,得出几种金属玻璃的温度系数,发现与实验值极其相符。并通过该公式对结构因子a(2Kf)值的估算,分析了2KF与Kp关系对电阻率温度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个间接测量误差传递公式的普遍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间接测量中的各个物理量非相等次数测量的一般情况 ,推导出了误差传递公式的一般形式 ,给出了通常使用的误差传递公式一个普遍证明 ,并指出间接测量值的均值标准差公式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