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无线局域网络中,针对无线信道的异构性和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闭环拥塞控制的贪婪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式拥塞通告(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ECN)标记算法的公平拥塞控制机制(access point congestion control, APCC)。APCC在AP节点结合缓存队列长度和无线信道负载的测量来检测拥塞,依据联合的拥塞测度来实施拥塞控制,通过保证低丢包率和低排队延时得到了高吞吐率;利用ECN显式反馈机制,对通过AP的上行和下行TCP DATA和ACK分组实施ECN标记,实现了上下行公平的双向拥塞控制;同时在多速率信道环境下,依据各流的无线信道速率来调节单流ECN的标记概率,实现不同无线信道速率TCP流之间的时间公平,大大提高了网络的总体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了在当今高带宽延迟网络下路由器缓存需求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基于TCP协议模型的五种典型的缓存设置方法,结合NS2仿真实验着重分析了在高带宽延迟网络下各种高速TCP协议和AQM机制与各种缓存设置方法的相互影响,并进一步总结了影响缓存需求的几个主要因素。通过仿真实验与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基于不同的假设前提的缓存设置方法适应于不同的网络负载环境,缓存机制的选择取决于网络带宽延迟乘积与流数的比值;(2)在高带宽延迟网络下,当采用高速TCP和主动队列管理机制时缓存需求可以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3.
针对XCP(eXplicit Congestion Protocol)协议分析公平性攻击的方法和特性,提出一种协同式路由器监控机制CMAD-XCP(XCP with Cooperative Malicious Attacker Detection)。CMAD-XCP由核心路由器感知恶意攻击,由边缘路由器实施对恶意流的区分和惩罚。仿真结果表明,CMAD-XCP可以及时、有效地惩罚恶意流,保护XCP协议的公平带宽分配,同时有效避免不公平竞争导致的网络拥塞。  相似文献   
4.
软件定义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为网络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软件定义网络的架构下,需要重新设计信息安全实验。对网络信息安全实验进行研究,利用Mininet轻量级软件,结合Floodlight控制器以及sflow流量监测的工具,设计了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DoS防御实验。展示了拓扑的创建、主机间联通测试、相关网络配置和网络流量监测的整个流程。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无线局域网的吞吐量,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曲线的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MAC)退避算法QIQD.该算法通过分段二次曲线计算数据帧碰撞冲突后增大竞争窗口的倍乘因子和数据帧成功传输后减小竞争窗口的倍除因子,克服了采用定常退避因子导致冲突加剧的缺点,从而降低了碰撞概率,提高了信道利用率.文中还讨论了QIQD算法中退避窗口阈值Wbasic的取值,并利用大量仿真实验验证了Wbasic=64时,QIQD算法的吞吐量和公平性能最优.仿真实验表明,QIQD算法能够有效降低站点之间的碰撞概率,增加系统整体的吞吐量,同时增强站点之间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曲线的无线局域网MAC退避算法QIQD (Quadratic Increase, Quadratic Decrease).QIQD通过分段二次曲线计算数据帧碰撞冲突后增大竞争窗口的倍乘因子和数据帧成功传输后减小竞争窗口的倍除因子,从而能够降低碰撞概率和提高信道利用率.仿真实验表明,QIQD能够有效降低站点之间的碰撞概率,增加系统整体的吞吐率,同时增强站点之间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7.
链路的间歇性连通以及稳定的端到端路径的缺乏使得延迟容忍网络(delay tolerant network)中经常采用“存储〖CD*2〗携带〖CD*2〗转发”的方式来保证消息传输的到达率。然而由于网络资源受限,该转发方式下产生的大量的消息副本将造成巨大的资源消耗,最终导致网络拥塞。提出一种基于概率接纳和丢弃(probabilistic acceptance and drop, PAD)的拥塞控制算法PAD。该算法结合了队列长度和输入/输出速率来检测拥塞,各个节点根据当前的拥塞状态来确定接收和丢弃消息的概率,从而实现较小的开销和较高的消息到达率。此外,基于生灭模型构造了消息副本数的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并对消息到达率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与其他算法相比,PAD算法在保证较小的网络开销和较短的端到端延迟的同时,消息到达率显著地提高了130%以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