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雅明在论述波德莱尔时,把现代都会诗人譬喻成"游手好闲者"和"拾垃圾者",他们生活在大城市里而被大城市所拒绝,在拥挤的人流中或孤寂的夜晚里不停地游荡、捡拾。他们以游离者的身份展开了"同城市和他人的全部关系"。[1]戴望舒生活在现代都市里,对流浪汉的被放逐的心境有着深深的体味。他对现代义明中的人生价值持否定的态度,灵魂中永恒地渴求着乡土的宁静安适,体现了中国现代诗人从封建的乡村步入现代都币过程中的二重心态:现实中的依赖与精神上的唾弃。而现代文人的无职业性或职业的不稳定性、更加剧了诗人的流浪感。戴望舒作为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