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旨在控制不法股东利用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地位转移财产、逃避执行、损害债权人利益。在司法程序中引入该制度并建立可行性操作规程,可在相当程度上为解决当前由于公司不法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而造成的对公司执行难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确区分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是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前提.理论上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签订合同的主体、双方当事人关系、承担劳动风险责任的主体、工资和报酬、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方式、合同的自由度、对合同履行的监督等几方面.实践中区分两者的标准是主体是否合法,主体之间是否具有从属性.  相似文献   
3.
辩诉交易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尤其是美国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刑事司法制度,针对我国司法领域的具体情况,引入这一制度非常有必要,但应该建立适应中国司法自身特点的、与其他刑事法律制度相和谐的中国式的"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4.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一项新的著作财产权,2006年5月18日我国又公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立法保护,但是在"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保护方面还有待于改进,尤其是对信息网络传播权在民事和刑事法律方面的相关规定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侵犯名誉权,主要有侮辱、诽谤两种表现形式,视其行为和严重程度,分别承担民事、行政或者刑事责任。由于中国犯罪构成的闭合性,导致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法)和刑法之间界限不能明晰界分。为司法滥权和权利保护乏力留下了制度空间。在分析司法滥权和权利保护乏力的原因后,从实体法律完善、司法机制健全以及民事、行政、刑事诉讼交叉处理机制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