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探讨博莱霉素(BLM)致纤维化肺组织HRCT征象与病理学改变以及血管内皮细胞(EC)功能变化间的关系,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只。每只大鼠行HRCT扫描后,检测外周血中vWf水平,并取左下肺叶供制作病理标本。结果实验组大鼠外周血血清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以3d组为著(P<0.01),以后随病程渐趋下降,但28d组仍高于对照组(P<0.05)。小叶间隔增厚、胸膜增厚、磨玻璃样影、双肺实变影及蜂窝肺优势地分布在肺的中外带,而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结节及微结节影主要分布于肺的内中带。多数磨玻璃样影和实变影出现在3d和7d组,部分出现在14d组。多数的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及胸膜增厚见于7d以后。胸膜下弧线影在各组中的分布无差异。蜂窝肺均出现在14d组和28d组,以28d组为主。说明PF不同的临床病程有不同的病理改变,HRCT能较准确反应PF的病理变化,并与PF病程有一定的相关性。EC损伤与PF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