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亚太区域的因特网拓扑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因特网区域路由器级拓扑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Skitter数据的区域拓扑荻取方法.利用ICANN提供的IP地址分配信息,通过检索CAIDA提供的Skitter数据,提取其中位于特定区域的IP路径,根据域名进行别名解析并最终生成区域拓扑信息.分析对比了亚太4个主要国家的路由器级拓扑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国家的网络拓扑在多个测度上均表现出相似的性质.与AS级拓扑的结论不同,幂率不能在严格意义上描述亚太主要国家网络拓扑的度分布.日本的网络规模较大但其平均路径长度较小.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基于端到端单向时延的拓扑推断算法中需要时钟同步的缺点,根据端到端时延抖动的定义和特点提出了拓扑推断中端到端时延抖动的四元分组列车测量方法和基于端到端时延抖动的拓扑推断算法,其中端到端时延抖动的测量不需要节点间的时钟同步,并且实现简单.分析了基于端到端时延抖动推断网络拓扑的可行性和正确性,通过NS2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时延抖动推断拓扑结构的效果比基于端到端单向时延推断拓扑结构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单测量源点的位置对网络拓扑测量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用网络测量手段发现网络拓扑中,测量源点位置的选择通常被认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点测量中源点的位置是否会导致测量结果有显著差异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通过在仿真环境中产生不同的拓扑模型,分析了单侧量源点在发现链路(节点)数量方面的统计特性.实验表明,在随机和无标度拓扑中,单个源点发现的节点或链路数量都可近似地用正态分布描述;不同源点在获取链路(节点)数上的最大差值具有稳定性,与目标节点的比例无关;源点的度对其测量结果没有影响.单测量源点在拓扑发现中的测量差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展示规模庞大的因特网IP级拓扑,研究其拓扑特征,提出了一种利用Skitter测量数据生成因特网在特定区域IP级拓扑的方法GNTSD(generating network topology via skitter′s data),提出并分析了过滤特定区域IP路径、提取IP节点和链路的2种关键算法。该方法广泛使用散列技术来提高算法效率,以三维图形方式显示IP级拓扑,并能统计分析IP节点/链路的数量和节点度数等参数。基于GNTSD方法实现了一个分析工具IPTView。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能够从数千万条IP路径中快速、准确地生成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因特网IP级拓扑视图,是一种能获得全球任意地区IP级网络拓扑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