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人工合成小麦Syn CD780及其衍生品种川麦42与优良栽培品种杂交构建的2个重组近交系群体为材料,进行多环境(年份×地点)田间试验和产量性状QTL分析,探讨利用人工合成小麦资源突破小麦产量瓶颈的机会与潜力。结果表明:① 所考察性状均呈连续性变异和双向超亲分离。S12群体(Syn CD780×川育12)高产株系平均单产670 t/hm2,比川育12提高64%,增产缘于千粒质量的显著提高(100%);S16群体(川麦42×川农16)高产株系平均单产79 t/hm2,比川农16增产181%,增产缘于粒数/m2和千粒质量的共同提高。② 基于S16群体实验数据,共检测到LOD>30的产量性状QTLs 55个。其中,产量QTLs 7个,贡献率75%~273%,均来自CM42;产量构成因素QTLs 48个,贡献率78%~328%。利用人工合成小麦或其衍生品种突破四川盆地小麦产量瓶颈的潜力较大。   相似文献   
2.
魏会廷 《科技信息》2006,(12):422-423
介绍了多媒体素材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作用,较全面地探讨了多媒体素材的获取、编辑处理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多媒体素材的准备策略,对多媒体课件制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节节麦DNA指纹关系所揭示的古代中国与西方农业技术交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卫星分子指纹方法分析了来自伊朗和新疆的野生类型节节麦以及中国黄河流域(陕西、河南)杂革类型节节麦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显示伊朗节节麦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其次为黄河流域的杂草类型节节麦和新疆的节节麦;遗传相似性分析进一步表明,中国黄河流域的杂草类型节节麦与来自伊朗不同地区的野生型节节麦之间有密切亲缘关系.因此,我国的杂草类型节节麦可能根源于节节麦的多样性中心伊朗,而后作为伴生杂草随着栽培普通小麦的东传而进入中国古代的腹地中原地区.这一结论从DNA分子水平上为普通小麦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这个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新证据,也揭示了丝绸之路对东西方农业及其技术交流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状况,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河南省许昌市、漯河市、商丘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总体做得比较好的六所中学为例,对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以期为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向纵深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