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一方面,鲁道夫.卡尔纳普认为关于语言构架内的某些新类型的东西的存在问题,称为内部问题(internal questions)。另一方面,他认为关于作为整体的各东西的系统的存在或真实性的问题,称为外部问题(external questions)。哲学存在问题就转化成了一个关于语言构架外部问题的理论语言问题,而否定了理论语言的可观察性可理解性的经验意义,也就否定了传统哲学问题语言表达式系统的意义,进而就从根本上取消了关于世界存在的一切哲学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英汉词汇互借是随着中国和英美等国之间交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从英汉词汇互借的内容和方式上可看出英汉词汇互借相互影响的程度。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和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互相引进的历程,某些借词被引进后的内化过程,对借词所涉及的范围归类和对引进借词的翻译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反映出语言间文化的融合正逐渐向着趋同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方面,鲁道夫·卡尔纳普认为关于语言构架内的某些新类型的东西的存在问题,称为内部问题(intemal questions).另一方面,他认为关于作为整体的各东西的系统的存在或真实性的问题,称为外部问题(external questions).哲学存在问题就转化成了一个关于语言构架外部问题的理论语言问题,而否定了理论语言的可观察性可理解性的经验意义,也就否定了传统哲学问题语言表达式系统的意义,进而就从根本上取消了关于世界存在的一切哲学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上邪》和《去抓住一颗流星》这两首爱情诗,分别属于中国汉代乐府民歌和17世纪英国诗人多恩的“玄学派”诗。虽然两汉乐府诗和英国玄学派诗歌风格迥异,但是这两首爱情诗在事序结构与叙述结构中运用意象描写、反证和悖论来表达生死不渝的爱情和爱情的不忠,是其最大的特色和经久不衰的魅力之所在,因而产生诗歌张力,从而取得了陌生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高考英语二级听力考试题目设置灵活,选项干扰项强,题材新颖,原汁原味,情景化与口语化,紧密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考察学生真实的听力水平与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研究高考听力试题的特点,研究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的不利因素,才能有针对性的科学选材。研究听力对策,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增分策略。  相似文献   
6.
维索尔伦的语用学综观下的适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这为语用学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科学的研究视角。将语用适应论运用于莎士比亚悲剧之一《麦可白》第一幕的翻译研究中,试图为翻译研究建立一个统一而连贯的理论框架,使诸多有争议的问题,比如直译还是意译,归化还是异化,在这个框架内都能得到比较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