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中对传统的摆线轮齿形及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一些新齿形(如两齿差,长摆,普摆)给出了齿形曲线方程及绘图所需的数学关系式并简要介绍了绘图用程序框图。根据本文的研究而编制的程序可绘制具有任意参数的短摆一齿差、三齿差齿形、长摆齿形、普摆齿形的摆线轮以及摆线轮与针轮的啮合图,并可计算各种特殊齿形的几何尺寸.  相似文献   
2.
前言按照摆线针齿行星减速机的现行设计方法,针齿直径的确定必须保证摆线齿形不发生干涉和针齿有足够强度,由于这两方面条件的限制,使得一部分大速比的摆线减速机的针齿只能采取无套的结构。理论分析和试验都已证明:这种减速机效率低、温升高,性能较差。为改进这类减速机的性能,本篇的正文部分(见[1]73~95页)分析了用干涉齿形或经过修整的干涉齿形作大速比摆线轮齿廓使其与有套针齿相啮合的一些理论问题,并介绍了第一阶段试验结果。第一阶段的试验结果肯定了改进齿型在提高效率、降低温升方面的显著  相似文献   
3.
综合考虑了摆线轮修形、制造安装误差,以及摩擦的影响,提出了一套基本能反映实际工作情况的针摆齿轮啮合力的计算方法.运用此法,可算出各对轮齿间的啮合力值,最大啮合力位置和转臂轴承受力,为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研究、设计及检测提供基本数据。电测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准确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设计超系列大速比单级摆线减速机是国内外尚末解决的课题.本文就此进行了初步理论探讨,提出了两种设计方案.文中介绍了i=119试验样机的试验结果,证明所提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摆线针齿行星传动设计时所用的针齿啮合力公式是以全齿啮合为前提导出的。国内外个别试验表明,此公式与实际严重不符。为了测试针齿啮合力的实际值,以逐步建立符合实际的针齿啮合力公式,也为了对一些装有变态齿形摆线轮的摆线针齿行星减速机的强度作出评价,对BW220—71型装有不同齿形摆线轮时的斜齿啮合力进行了电测,首次求得了速比为71时短摆齿形、干涉齿形以及普摆齿形的针齿啮合力分布,试验结果表明:短摆齿形的最大针齿啮合力是理论值的2.5~3.2倍;干涉齿形最大针齿啮合力低于短摆齿形;而普摆齿形最大针齿啮合力仅为短摆齿形的63%。本文介绍的试验装置采用减速—增速系统在高速端加载可避免直接扭转底速轴造成的附加弯矩。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国外技术情报提供的线索,探讨了用干涉齿形或经过修整的干涉齿形作大速比摆线轮齿廓的可能性,提出了用干涉的摆线齿形与加套针齿相啮合的方案,以使针齿与摆线齿的喻合从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而把滑动摩擦转移到润滑状态较为有利的针齿销与针齿套之间。这样就可使啮合时的摩擦功率损耗减小,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摆线轮实际齿廓的干涉条件及其对针径设计的影响。给出了摆线齿不干涉,一齿范围有一处干涉区、一齿范围有两处干涉区三种情况下针齿直径需满足的条件。导出了干涉齿形齿廓方程式,绘出了干涉区图形。给出了齿形干涉区界限点(起止点)三种解析求法。提出了干涉齿形作齿廓时摆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方法以及承载啮合齿数的计算式。根据本文提供的各计算式,可以设计出用干涉的摆线齿形与有套针齿相啮合的大速比摆线针轮传动。文中以3框号(针齿中心圆220)、速比为71的摆线减速机为例进行了计算,给出了计算结果。本文最后介绍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