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盐碱化土壤是指含有钾、钠、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重碳酸盐等的土壤,不能作为正常的耕种土壤。土壤盐碱化问题是目前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而我国耕地盐碱化面积为76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5。盐碱化土壤的治理工程对于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对于盐碱土的治理主要有物理改良、水利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几种技术方法,均以单一或复合的方式用于盐碱化土壤的治理。  相似文献   
2.
 河岸带(Riparian zone)指陆地上同河水发生作用的植被区域,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是指靠近河边植物群落,包括其组成、植物种类及土壤湿度等与高地植被明显不同的地带;狭义指河水—陆地交界处的两边直至河水影响消失为止的地带.目前大多数学者采用后一定义.由于特殊的位置,河岸带成为受水生环境强烈影响的陆地生境,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和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3.
翻译对等的实现取决于许多因素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语言中的文化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它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没有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 ,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和表达  相似文献   
4.
 在免疫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努力寻找抵抗病毒感染方法的同时,对自身免疫系统认识也不断深入,从而奠定了现代分子免疫学的基础,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建设性理论。人体的细胞免疫在抵抗病毒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失去T细胞免疫力的保护,人体将丧失对多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T细胞通过识别由抗原呈递细胞加工呈递到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人类称HLA)分子上的表位多肽,激活T细胞对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发挥病毒清除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至今,地球生物学作为一个整合学科引起了地学与生命科学界学者的广泛关注。生物与环境,特别是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与宏体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是现代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也是解决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大灭绝和环境巨变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遗迹化石作为地史时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载体,在古环境再造、古生态和古生物分析以及油气、煤等资源的寻找和勘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复杂遗迹化石(如Zoophycos, Chondrites, Spirophyton,Palaeodictyon等)的地球生物学研究,可以从多角度、多背景来解释宏体造迹生物、地球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研究植物与生存环境关系的科学——植物生态学已持续了近百年.近年来,植物的繁殖器官——种子和果实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兴趣开始从研究植物本身的生态学转移到研究种子和果实的生态学,迄今种子生态学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7.
 三峡水库自2006年156m蓄水初期运行后,历经2008—2009年连续2年175m试验性蓄水,于2010年首次实现了175m蓄水目标。自此在145m汛限水位和175m最高蓄水位之间形成了高差30m、面积349km2、岸线长度5578km、夏季出露冬季淹没的反季节消落带。消落带形成初期,受长期高压淹水与出露高温干旱交替变化影响,其陆地生态环境和陆生生态系统,尤其是生物群落与土壤特性等发生巨大变化,消落带将面临生物多样性减少、泥沙内源污染、强烈土壤侵蚀、地质灾害多发、库岸景观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中国科学院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环境试验观测站针对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植被退化、次级支流的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问题,开展了长期跟踪观测试验,对消落带土壤侵蚀与泥沙淤积、土壤特性演变过程、适宜植物筛选、植被重建技术模式、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8.
 车辆产品带来了交通便利性,改变了社会的产业结构甚至生活方式。随着车辆技术发展和产品演进,设计师除了赋予汽车基本的代步功能外,更关注其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评价车辆产品舒适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体舒适性。人体舒适性被消费者视为判断和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包括人类在内的后生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过程一直是引人入胜的重大科学问题,同时也是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贵州瓮安生物群,作为全球已知最古老的产出后生动物化石的特异埋藏化石库,为研究这一重要课题提供了精美绝伦的实证材料.1998年以来,在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了大量三维磷酸盐化的后生动物胚胎化石,这为古生物学家探索早期后生动物胚胎发育方式及其生物多样性打开了一扇独一无二的窗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