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分析了影响全谷物糙米营养乳饮料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筛选了合适的乳化稳定剂并对其配比进行了优化,探讨了蔗糖和三聚磷酸钠等品质改良剂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谷物糙米营养乳饮料的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与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的优化复配比例为2∶8,复合乳化剂的添加量为0.20%;筛选出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和微晶纤维素为体系的稳定剂,其优化配方为黄原胶0.05%,羧甲基纤维素 0.15%,微晶纤维素 0.08%。进一步发现,蔗糖和三聚磷酸钠可以改善体系的稳定性,但当蔗糖添加量达到4%后,体系的离心悬浮比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水解乳清蛋白、大豆肽、海洋胶原蛋白肽、玉米肽和花生肽等不同活性短肽对酪朊酸钠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影响,并优化了其蛋白体系乳化效果较好的复配比例.结果表明,水解乳清蛋白与酪朊酸钠的复配比例大于2∶8,大豆肽和海洋胶原蛋白肽分别与酪朊酸钠的复配比例大于1∶9时,以酪朊酸钠为主体的蛋白体系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显著降低(p<0.05);玉米肽和花生肽与酪朊酸钠的复配比例为1∶9时,体系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显著降低(p<0.05).进一步选用水解乳清蛋白、大豆肽和海洋胶原蛋白肽复合后与酪朊酸钠复配,采用混料设计试验,确定复配体系乳化效果较好的3种活性短肽的较佳配比为水解乳清蛋白50%、大豆肽40%、海洋胶原蛋白肽10%,3种复合活性短肽与酪朊酸钠的优化复配比例为3∶7.研究结果可为高蛋白饮料中活性短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各类控制系统中,有的控制对象含有纯滞后环节.如果滞后时间常数较大,其系统控制品质会较差,甚至系统会不稳定.叙述了含较大纯滞后系统的补偿环节数学模型,并举例阐述补偿环节对应的差分方程,以利于计算机实现.  相似文献   
4.
以普通糙米、红米和黑米为原料,分析了高温α-淀粉酶-挤压膨化耦合处理对全谷物糙米粉径向膨化率、水溶性指数、吸水性指数、分散时间、结块率、黏度、糊化度以及还原糖、总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全谷物糙米经过高温α-淀粉酶-挤压膨化耦合处理后其径向膨化率和糊化度均显著降低(P<0.05); 水溶性指数显著升高(P<0.05)了2.51倍、1.89倍和2.73倍,吸水性指数显著降低(P<0.05)了77.29%、33.41%和67.44%;分散时间和结块率均显著降低(P<0.05),分散时间分别减少了64.60%、60.66%和65.40%,结块率分别降低了75.57%、84.64%和75.24%;冲调黏度均显著下降(P<0.05),加酶处理的糙米粉在低剪切速率下具有较低黏度,其黏度曲线趋于平直;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总蛋白质含量提高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