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棉花高密度优质高产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膜18行 ,12×30cm株行距666.7m2留苗18500株 ,与2膜8行 ,12×45cm株行距 ,666.7m2留苗12300株对比实验 ,结果认为高密度栽培棉花能充分利用空间和光照 ,发挥群体优势 ,加上适当化控 ,可提高棉花品质和产量 ,是北疆棉区增产、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马曙光 《科技资讯》2012,(33):65-65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现浇梁板模板在房屋建设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同时,随着社会各行业的进步,人们对房屋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房建工程中现浇梁板模板的使用现状和施工方式作出分析,并提出几点在房建工程中现浇梁板模板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与施工技术的进步,我国城市建设规模逐步扩大,房屋建设工程在其中占据较重的位置,这对房屋监理的质量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房屋监理工作要点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张友  马曙光 《广东科技》2012,(21):99-100
介绍了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及通信电源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为了提高蚌埠供电公司电力通信网电源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减少因通信电源问题而引发的各类通信电路中断故障,针对通信专业在日常通信电源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故障,提出一些如何处理通信电源系统故障的浅显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现代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统计质量控制(SQC).SQC在质量控制图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使质量控制数量化和科学化,从而有效预防不合格产品的产生和控制工序质量.在叙述了SQC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之后,用一个简单实例——种有孔零件的生产,演示了SQC在工序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在SQC/SPC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掺铒光纤Giles模型,建立了环形腔掺铒光纤激光器模型,按照实际所用的σ结构激光器设定仿真参数,对前向、后向以及双向放大自发辐射(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ASE)光对激光器性能的影响进行仿真,得到激光器性能优化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在激光器起振时,是否考虑腔内的前后向ASE光对输出光功率幅值与掺铒光纤增益粒子分布影响不大,后向ASE光是导致掺铒光纤存在截止长度的原因。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的对比表明本模型可较准确地仿真激光器的性能,可用于对实际激光器的设计进行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7.
媒体资产管理就是对各种类型的视频资料、音频资料、文字、图表等媒体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编目管理、检索查询、非编素材转码、信息发布,以及设备和固定资产等进行全面管理的系统。本文对媒体资产管理中的视频数据的结构化分析、镜头关键帧检测、场景聚类与场景结构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植被类型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土壤碳库的微小变化都会对大气圈中的温室气体含量产生巨大影响,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化的程度。本文以祁连阿咪东索流域为研究区,以林地、灌丛和草地3种典型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点位尺度上,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与土壤pH、全氮、全磷和全钾的相关性研究,加深对祁连山南坡地区典型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的理解。结果显示:3种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为49.60~69.00 g/kg,随土层深度增加均呈显著减小趋势(P<0.05),总体表现为灌丛最高,草地次之,林地最低;3种生态系统土壤pH 6.65~7.71,与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全氮质量分数为2.01~10.56 g/kg,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全磷质量分数为1.35~2.13 g/kg,与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因生态系统的不同而不同,在林地和灌丛生态系统中呈显著不相关(P>0.05),而在草地生态系统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全钾质量分数为19.55~26.70 g/kg,与有机碳含量均呈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及其补给来源是热点研究问题。沙山是联系大气降水和湖泊水的纽带,研究其水文特征可加深认识区域湖泊水循环,而植物分布对沙山水文特征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以短穗柽柳(Tamarix laxa)所在的高大沙山背风坡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烘干法测定了短穗柽柳分布区土壤含水量,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其对高大沙山水文特征的指示意义。结果显示:短穗柽柳分布区土壤剖面按其水分特征可划分为水分速变层(0~60 cm)、水分活跃层(60~120 cm)及水分相对稳定层(120~200 cm),含水量随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速变层平均含水量为1.69%,显著高于其他2层;95.83%短穗柽柳分布区含水量处于0.50%~3.00%,且观测最大值为4.88%,均小于沙山田间持水量(5.00%),说明短穗柽柳分布区难以存在重力水,指示高大沙山背风坡降水难以形成重力水快速下渗补给湖泊水;短穗柽柳的“乔木化”生长特征及其特殊的分布位置,不仅有利于其根叶繁殖,还有利于对水分的储存和保持,维持着短穗柽柳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