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我国栽培春砂仁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一般自然条件下,由于某些林地缺乏授粉昆虫,以致春砂仁的自然结果率较低,一般为1—12%。近年来应用人工授粉,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幼果发育过程中,仍普遍发生落果以及花粉败育等现象,严重影响春砂仁的产量。为此,我们结合本省的生产实际,对春砂仁开花、落果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将有助于生产实践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为春砂仁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春砂仁精子的形成及其发育特征。春砂仁的精子是在花粉粒中形成的,其形成过程按有丝分裂的典型模式进行。当精子形成时营养细胞逐渐溃散消失。早期形成的精子为椭圆形或锥形,细胞质稠密,含有1-2个小形斑点状核仁,随着精子的成熟。细胞质和核仁逐渐消失,染色质密集成网状。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春砂仁花粉萌发与温度的关系以及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动态.春砂仁花粉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4—28℃.在春砂仁的植地上配置50—60%的蔭蔽度可保持花期的最佳温度条件,也是提高花粉萌发率的重要措施.春砂仁生殖细胞的分裂是在花粉中进行的.当精子形成时,营养细胞则逐渐退化消失.同时发现精子在花粉管中有变形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春砂仁属于姜科豆蔻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花、果、种子入药,以果实为主。其煎剂能加强胃肠的收缩活动,具有温脾、健胃、消食、安胎的作用。是一种疗效较好的常用南药。在一般新栽培区,由于缺乏授粉昆虫,春砂仁的自然结果率只有1—12%。采用人工授粉后,结果率可达40—80%以上。我们对春砂仁花  相似文献   
5.
寒露风对晚稻为害极大,严重影响我省水稻的产量。根据气象资料,寒露风入侵时,气温往往从23—25℃突然降至16—19℃并伴随2—3级的北风。我们采用人工控温,研究短期降温对晚稻花期不同发育期的影响。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研究春砂仁大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胚囊发育工作的基础上,对春砂仁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花粉粒的发育进行了观察,希望对姜科植物的分类以及育种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野生与栽培毛叶茶形态解剖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叶茶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形态结构有所变化。野生毛叶茶一般为小乔木,叶片数量少,单叶面积较大,叶片厚度,栅栏系数与阴地生长的栽培毛叶茶差异不显。栽培毛叶茶埴株为灌木状,叶片数量明显多于野生毛叶茶,单叶面积小于野生毛叶茶。旷地生长的栽培毛叶茶叶片厚,叶表面气孔增多,在解剖特征上表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近十多年来,广东省春砂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在幼果发育过程中,普遍出现大量落果现象,一般落果率在30%左右,有些地区高达60%以上,严重影响产量。为此,我们在研究开花、落果规律的基础上,开展了保果试验工作,试图了解植物激素、微量元素、根外追肥和施用壮花肥的保果效应及其适宜浓度和喷施的时期,为减少落果,提高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不同荫蔽条件对春砂仁水分状况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条件是春砂仁的主要生态因子.在50—60%荫蔽以及温、水等因子的综合作用下,植株具有中生植物的生理和形态特征,种群结构比较合理,产量较高.相反,随着萌蔽程度的减少或增多,植株向旱生或湿生植物类型方向发展,种群结构不良,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10.
春砂仁种植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等省,以广东为主要产区.生产中多采用分株繁殖的方法,由于种苗不足,大面积发展受到限制.近年不少产区试用种子繁殖,又往往因采收、贮藏、播种或长途运输等处理不当,致使种子发芽率很低.为了探讨春砂仁种子发芽的特性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催芽的有效措施,提高种子发芽率,我们从197s年开始,采用几种方法进行了种子发芽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