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加拿大文化人类学家弗莱指出,神话中最中心的故事是寻求,此话不无道理。古希腊的伊阿宋历尽艰险去寻求金羊毛;亚卫神给古希伯莱人始祖的第一道命令是“走出去,离开故乡”,去寻找乐土;中国最早的善射之神后羿和古巴比伦的英雄吉尔伽美什都曾寻求过不死之药。后来,寻求成了东西方各民族文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母题,寻求意识也随之愈加强烈。唐僧率领神通广大的弟子们去西方寻求真经,历尽九九八十一难也在所不辞;但丁寻求天堂  相似文献   
2.
高尔基再认识论──高尔基创作思想危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尔基历来被誉为优秀的无产阶级作家,无产阶级文学的杰出代表。以前,由于种种原因,在对高尔基的研究中,回避或忽略了对他思想和创作发展过程中的危机的深入探讨。高尔基在俄罗斯社会主义革命期间经历的两次重大危机以及所犯的政治错误和创作失误证明他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起码是在1919年成之前不是一个成熟的布尔什维克,而是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3.
高尔基后期创作极少涉及当代题材,没有写出表现革命后新生活的优秀作品,20─30年代繁重的创作和文化工作以及日益恶化的健康迫使高尔基不熟悉也不理解苏联复杂的新生活。他也不满意充满极左思想的粗制滥造的作品及其表现的没有冲突的虚假生活,更反感拉普等文学组织的宗派活动。他与之斗争而效果甚微。这些主客观原因使高尔基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似文献   
4.
5.
文学作品为读者上帝而创作,接受美学弥补了传统文艺批评理论的不足。从读者接受角度研究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家萨特的《禁闭》已被列为大学外国文学课的必读作品,从接受角度分析《禁闭》的外、内形式结构因素,结合对读者接受信息反馈和作者创作指导思想的研究,可以把握作品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6.
斯大林根据政治需要提出并制造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该理论和高尔基关于用新的创作方法创造新文学的主张有本质的不同。斯大林利用二者之间某些表面的相似和高尔基的威望,并采取了种种手段拉拢和蒙蔽了高尔基,使其在一段时间内成了自己的文艺政策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代言人。高尔基很快就清醒过来,不再充当摆设,并以实际行动为自己伟大而曲折的一生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现代主义文学曾被斥为“颓废”主义文学,高尔基与它的关系是相互对立又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8.
五谈高尔基再认识论——《母亲》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认为《母亲》有缺点,作者也承认小说写的有些仓促。小说具有哲理性和思辨性;人物个性不鲜明,理想色彩过浓;情节环境诗意化,关键性的细节缺乏生活基础;语言概念化,具有说教性。与其说《母亲》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不如说它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文学杰作  相似文献   
9.
机缘因其偶然性和无规律性,往往显得十分神秘,被人们称为“缘分”和“运气”。学术研究靠科学性和客观性奠定其价值,维持其生命力,本应和运气无缘,可是受所处时空间的局限,有时机缘性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这方面就有刻骨铭心的感受。我从小就对俄罗斯语言和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