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鞠瑞亭 《世界科学》2014,(10):42-44
<正>出于国家公共安全的整体需求,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重视外来生物入侵研究。经过历时10余年多轮的生物入侵普查,目前我国已发现529种外来入侵种,其中植物、动物、微生物分别为270种、198种和61种(实际数量可能远大于目前已列入编目的数量)。其中,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种中,我国有50余种"榜上有名",每年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在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自"动物生态学之父"查尔斯·埃尔顿的《动植物入侵生态学》一书出版以来,全球对生物入侵的  相似文献   
2.
昆虫过冷却点的测定及抗寒机制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鞠瑞亭  杜予州 《武夷科学》2002,18(1):252-257
本文综述了昆虫过冷却点测定方法和抗寒机制的研究进展 ,并就利用冰核微生物开展生物防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叶片次生代谢物质含量是植物响应外界环境变异的重要性状,与植物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过程紧密相关。以往研究认为,物种内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纬度变异受到叶片草食作用、气候和土壤因子的综合影响,但不同因素的相对贡献尚未得到一致性结论。为此,本研究对广泛分布于我国的药用植物虎杖(Reynoutria japonica Houtt.)进行了野外调查,探讨了虎杖叶片中两种酚类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纬度变异格局,并结合草食作用与非生物环境因子分析了影响其含量变异的关键因素及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虎杖叶片中白藜芦醇含量随纬度增加而显著降低,总单宁含量随纬度变化未呈现显著变异。多元回归结果显示,两种次生代谢物的含量均与生境温度的季节性呈显著正相关,叶片白藜芦醇含量还与年降水量、太阳辐射年较差和叶片草食作用显著负相关。由此可见,虎杖叶片中两种酚类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是以温度季节性为主的多种环境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暗示不同次生代谢物质可能具有多种不同的生态功能。本研究结果加深了对植物叶片次生代谢物质的纬度变异格局及其成因的认识,同时对虎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施用有机垃圾肥料对林地土壤动物蚯蚓的影响,对上海郊区3个基地施用不同量有机垃圾肥料的林地中蚯蚓的数量和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和腔蚓(Metaphire sp.)两种蚯蚓数量比约为1.78:1。在老港和金山基地中,蚯蚓的数量随着撒施有机垃圾肥料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沟施的操作下蚯蚓数量的变化起伏较大,这一变化与有机垃圾肥料在林地沟施不均匀密切相关。施用有机垃圾肥料后,蚯蚓数量的增加会导致生态系统地下部分物质和能量循环产生变化; 在蚯蚓活动和取食过程中,通过其对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会促进氮、磷循环,从而给林地生态系统带来较多的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枫香刺小蠢(Acanthotonicussuncei)是一种严重危害北美枫香(Liquidambar styraciflua)的蛀干性害虫,近年来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已造成数万株植物死亡.本研究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饲养,对其雌雄成虫的形态差异进行了补充描述,并研究了其繁殖特性和坑道系统形成过程,主要结果如下:1)枫香刺小蠹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