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0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乃讪通过秘密渠道,致函周恩来总理,阐述愿送其子女去中国学习之意。事出突然,起初周总理对此并不赞成。周总理认为,这样做实际上是变相的“人质外交”,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对此不宜接受。  相似文献   
2.
运用Illumina HumanMethylation27BeadChip数据,利用sam函数中Delta值与FDR值的关系,选取最佳Delta值,识别人类乳腺肿瘤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显著差异甲基化基因.分析这些差异甲基化基因在人类各条染色体的分布,进一步通过这些差异甲基化基因对肿瘤样本和正常样本进行双向非监督聚类分析.接着,利用limma包计算乳腺肿瘤组织样本和正常乳腺组织样本中差异表达基因,对既发生差异甲基化又同时发生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GO生物分子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发现低甲基化的基因皆与蛋白质及核苷酸结合功能相关,高甲基化基因则主要富集到与运输载体活性相关的分子功能上.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从基因功能角度进一步理解乳腺癌发生的原因,对乳腺癌的预后和临床诊断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提起中国的外交战略,外国人总喜欢抬出“以夷制夷”这四个字来。已故的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漫长的革命》一书中就写道:“‘以夷制夷’,这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基本原则,可与罗马及其后继者奉若神明的‘分而治之’原则相比拟。”斯诺的话是不错的。“以夷治夷”作为外交战略,中国确是自古有之。据认为,最先提出这个“以夷制夷”战略的可能是东汉的班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紧张与缓和交替,紧张的时间多,妥协是暂时的; 当前——有新因素,但相互争夺的本质未变; 结论——只能是有限缓和。  相似文献   
5.
“知止不殆”,这是老子的一句名言。《老子》第四十四章有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是战国时代的哲学家,他两千多年前所说的话至今仍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知止不殆”不只是重要的军事谋略,也是重要的外交谋略。在这带有客观规律的法则面前,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相似文献   
6.
小国外交谋略极富研趣。小国者,惟其国小,其人就少,物就寡,实力也就弱。倘说国力是外交的物质基础,囿于此种窘境的国家,其外交就难免有其局限性。然而,大有大的难处,小也有小的好处。殊不知小国外交若驾驭得当,不仅能驰骋于大国之间,获利于矛盾之中,还可发展壮大,人不敢侮。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是地道的辩证唯物主义。国际形势也是如此,它从来不具“常势”或“常形”,它总是不断变化的。理查德·尼克松一生讲过许多话,人们差不多都记不得了,但有一句话却因其极富哲理而常被引用:世界上“惟一永恒不变的东西”是“变化的必然性”。面对这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明智的外交家没有别的选择,只有采用灵活善变的外交谋略。可以不夸张地说,外交谋略贵就贵在灵活善变。  相似文献   
8.
重访纽约时的遐想天高云淡,清风送爽,金秋时节我重访纽约。18年前,我曾在纽约工作过三年。这三年的经历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此后我一直无缘重访。此番重访,乃为出席一国际会议。说来凑巧,与会时机竟恰好是9.11事件两周年刚过了没几天。两年前,纽约发生了震惊全球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一个月后,我赴华盛顿开会,在那里度过了触目惊心的一周。只见美国人惶惶不可终日,CNN新闻的通栏大标题是“美国的新战争”,布什总统一再告诫美国人民要准备面对一场前所未有的反恐考验。“炭疽热”又施虐一时,街道上很冷清,餐饮、游览场所更是门可罗雀。…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言,外交是一门艺术。艺术之妙,妙在不直。开门见山,一览无余,终非艺术上品,而曲径通幽,柳暗花明,才能引人人胜。诗贵“曲笔道真情”,不画庙而画幡竿才是古画“深山藏古寺”的不朽名笔。艺术如此,外交亦然。外交之有“艺术”的美称,恐也在于这“不直”二字。“不直”之谓,套用外交术语,则称作“迂  相似文献   
10.
外交之术,贵在不定。外交策略,虚实术实为其首。《孙子兵法》十三篇,专有《虚实篇》论其详。孙子曰:“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这是虚实术的核心。军事如此,外交亦然。外交斗争能“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这是常用的外交虚实术。17世纪时瑞典首相奥克生斯汀说,外交者。“将无作有,将有作无”,肯定不存在的事,否定已存在的事。赫鲁晓夫时,苏联的军力逊于美国,赫便动辄咆哮,时唱高调,甚至在联合国大会上用皮鞋敲打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