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雷辉静 《遵义科技》2005,33(1):19-21,48
作者于1999年3月到遵义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市农广校)工作。五年多来,经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索,对农广校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特别是2001年通过对全市农广校20年校庆工作的筹备与成功举办,一方面为农广人的“铜嘴铁腿”精神所震撼,为农广学员在农村艰苦的劳动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与取得的巨大成就所折服;另一方面也深深感受到广大农村急需各方面的知识,我市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雷辉静 《遵义科技》2006,34(3):52-54
建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通过远程教学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政治及科技文化知识培训,从而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以此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而作为已成立20多年的农广校,自办学以来坚持面向“三农”,联合有关部门,调动社会力量,利用全国农广校完整的五级办学体系和网络,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开展文化科技教育,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组织他们科教兴农、科技致富奔小康。由此可见:建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宗旨、方针及培养方向与农广校完全一样,都是利用远程教学手段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3.
遵义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通过27年的开拓创新及办学实践,探索出农村成人教育的一些理念与做法。认为:坚持农业部门主管,才能开创农民教育事业的高效、有力;坚持部门联合办学,才能开辟农村成人教育途径的通畅、有为;充分发挥农广校体系优势,延伸五级办学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二传手”作用,才能更好地指导学员参与科学试验,为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出谋划策,促进科教兴农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我市农村成人教育现状的探讨分析,认为当前我市农村成人教育严重滞后,实践层面举步危艰,由此提出应以农村成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从而建构我市农村成人继续教育网络,实施我市农村成人的终身教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