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1.
对福建建瓯杉木、油桐、仙人草复合经营的土壤结构特性与水分性质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系统运行8年后,由于油桐和仙人草的覆盖,使杉木幼林免遭雨滴直接袭击,加上油桐落叶与根系及仙人草宿根的作用,与未套种杉木林地相比,土壤结构特性和水分性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良。  相似文献   
2.
陕西植被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植被对环境建造的主要作用:如植被调节气候、改变大气组分,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净化环境等,并在回顾和总结陕西省以往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上,指出植被建设对陕西环境保护的意义。以此为基础,提出陕西植被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5项对策,包括实行封山育林育草、改造和恢复灌丛等  相似文献   
3.
地表植物界规律性的组合就是植被。它是生态系统中极活跃的因素。植被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发掘、认识并掌握运用植被的内在规律为发展农、林、牧业生产、保护环境等服务。当前突出任务是服务于我国的“四化”建设。植被基本知识和资料的积累伴随着人类的发生和社会的发展就已开始,但成为专门学科还是近百年的事,在我国时仅60年左右。陕西省植被科学研究开始于解放前后,有组织的研究还是50年代以来的事。陕西植被研究分为萌芽、资料重大积累、继续积累、现代植被学蕴酿、蓬勃发展及斗争中求生存等五个历史时期。陕西植被研究当前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新时期。主要问题是:理论和实践不适应需要、机构不健全、专业队伍老化,手段和设备欠缺、新资料严重不足等。  相似文献   
4.
风景植被     
提出了风景植被的概念和含义;论述了风景植被的发生、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结果;分析了风景植被的宏观构景和微观信息特征。同时还以西安临潼骊山的旅游区为例,提出和拟定了风景植被的分类原则和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区域旅游是在充分研究区域内旅游资源、客源和设施的基础上,按照同一性和差异性原则划分旅游区域、组织旅游活动、指导旅游业发展和开拓旅游经济的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陕西省旅游业面临的困难问题,有认识问题,也有实践问题。其解决途径是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重视区域旅游的研究和实践。陕西省可分为6个旅游地区,16个旅游区。  相似文献   
6.
一序言五五年五月至八月参加了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的工作,便中对本调查区的植被作了初步的观察和记载。南川河源于晋西中阳县刘家坪以西、老虎圪堆沟和弓阳镇以南王家山底附近,向北流下,至中阳县城会东川而继续北去,入三川河并转向西流后纳入黄河。调查区仅为中阳县城以南之中上游河段,到该县南之弓阳镇附近为止,系一条南北路线长约30公里,东西宽约  相似文献   
7.
依据区划的基本理论和西安市旅游资源特征、旅游业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状况等,提出了3级分类系统,即把西安市分为3个区域、15个区和72个旅游小区。  相似文献   
8.
地理学家傅角今教授又名傅鳌,男,九三学社成员,1896年出生于湖南醴陵。192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曾在著名地理学教授白眉初先生的热情扶助下拟出国深造,后因国内战争、南北交通中断未能成行,于是执教于长沙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并同时在原湖南省政府...  相似文献   
9.
西大地理系师生80余人在校、系党政领导下,于58年秋在整风运动胜利结束的基础上,为了贯彻党的“教青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为了以教学为中心,并把生产劳动与科学研究紧密的结合起来,接受中共安康地委委托,在洵阳县各级党政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地方生产的需要,在研究当地自然及其他生产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以水利为中心的农、林、牧、付、渔,交通运输,居民点等的流域综合规划。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国土资源的简况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陕西省大致位于我国中部编东、黄河流域中游,兼跨汉江上游,周围与晋、内蒙、宁、甘、川、鄂及豫等七省区为邻。总土地面积约为20.56万方公里(合三亿零八百四十万亩),其中农业用地5933万亩,占总面积的19.2%(含耕地面积5780万亩,占18.7%,果园面积153万亩,占0.5%);林业用地17560万亩,占总面积的56.9%(含有林地面积6874万亩,占22.3%——内用材林4630万亩,占15%,经济林335万亩,占1.1%,防护林1041万亩,占3.4%,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的造林地及无林地共10686万亩,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34.6%);牧业用地3900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12.7%;其他用地(河流、道路、城市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