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翻译是一种审美活动,是认识原文的美,并在译文中再现美的过程。散文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美在于意境深远。本文通过对郑延国和胡作玄,赵慧琪几住翻译家对罗素的Three Passions I have Livedfor两译文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两译文所挖掘和再现的美学方面的特征:意境美、忠实美及原作者的性格美,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
古往今来,节俭这个古老的话题以其独特的魅力广为人们所称道,它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焕发出璀璨的光辉。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节俭的内涵也日趋深化。今天我们倡导的节俭观应立足于经济和伦理的双重维度,强调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体现人们理性的生活态度和适度的消费观念。这就要求人们的消费行为以个人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平均消费水平为比照,充分合理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3.
“信、达、雅”是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的,我国翻译实践家们历来以此为翻译标准。本文通过对Three Passions I Have Lived For的两中译文《人生三愿》和《我为什么而活着》的分析与评鉴,探究了不同译者在此理论观照下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及效果。  相似文献   
4.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但它不是僵死的教条,我们应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变化,深刻认识剩余价值理论,使其得到丰富和发展,使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