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针对"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和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难点,提出了把产学研合作的成果应用于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和工作思路。在教学过程中从三个方面开展了将产学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的实践,即把产学研的技术成果、合作企业产品图片、工艺开发等丰富资源用于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工业常识,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改革《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面向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材料》课程特点,从创新的角度对其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把理论、实践和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快速调整与优化升级,社会对学士型高技能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提出融学士培养、高技能培训和创新实践为一体的"学士型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四个能力"为抓手,以六大教学模块为平台,借助"学分银行"弹性学分制,实现人才培养体系各单元之间的互动与连通,为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零部件再制造工艺方法与特点,对"特种加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突出采用特种加工的方法对零部件进行再制造工艺的教学,强化了学生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从最优化理论的视角来窥测模具方向实践教学优化设计的基本理论问题,拟建立以模具生产全过程为对象、以“3+1”为方向的三维立体教学模式。该模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以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及早地接触生产、认识社会,从而起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最终使学生成为具有设计、分析和加工综合能力的创新型模具工程师。初步实践充分证明该改革对人才的培养和专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