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1.
学术能力已成为当前衡量高校图书馆员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而树立良好的学术人格是成为学术型馆员的必要前提。继承和弘扬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为基本要求的儒家传统君子观中的合理成分对馆员树立新型学术人格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通过比较旧"五常"——传统君子观的伦理内涵与新"五常"——确立馆员学术人格的伦理诉求,提出了构建馆员学术人格的伦理态度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德性的信仰是道德与信仰的高度契合,它是以最高善为价值旨归的,兼具向善性、科学性、真实性、纯正性等伦理特质的一类信仰。确立德性的信仰有利于解决信仰错误、信仰缺失、信仰-实践转化困难等问题,因而,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独特的伦理意义和社会功能。而且,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较高程度的社会宽容及人们对公平、正义、自由、幸福的强烈需求使德性的信仰的建构具有了社会可能性和个人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正>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高校图书馆员所扮演的角色和肩负的使命也因此具有重要性和特殊性,他们既是管理图书资源的主体,也是传播文化信息的主体,这一特殊身份要求他们既要处理好人(馆员)——物(资源、技术、信息)关系,也要处理好人(馆员)——人(老师、学生、同事)关系,在这双重关系中,其幸福与不幸福呈现出显著的特征。其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