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村作为我国农村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实际上承担着一种农村社会"微型政府"的角色,它管辖的范围很小,但管辖的内容却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广泛的领域;它接受乡、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但又有相当大的自主性。村是一个相当完整的"微型社会"。正是由于村级存在以上的特性,当改革开放促使农村经济的单一模式解体,农民实行自主经营以后,村级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发展,村办企业成为村级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涌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典型,它既是人民群众创造性得到发挥的生动体现,也是村级经济在良好的政策条件下,潜力得到发挥的见证。1993年,吴江市村办工业产值达79亿元,占全市镇村两级工业产值的38.16%,比上年增长75%。村办企业还吸收了17%的农村劳动力。它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活,强化和巩固集体经济,稳定农村社会,提高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有十分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吴江市金家坝乡的乡办企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路子。去年1-10月,实现产值和税利分别比1992年同期增长71.4%和48%。一、因地制宜,确立自己的发展路子金家坝乡过去底子薄、基础差,在80年代的中期乡镇工业曾经出现过上升的趋势,但由于诸多因素,到了1989年,全乡17家乡办企业,亏损15家,2家正在滑坡,沉淀资金  相似文献   
3.
吴江市梅堰镇坚持推进科技进步走出了一条科技兴镇的发展之路被誉为苏南乡镇企业"科技之花"多年来,吴江市梅惬镇注重科技进步,以科技促进经济,走出了一条科技、经济、教育一体化发展之路,成为远近瞩目的"科技之花  相似文献   
4.
创办于1984年的吴江市黎里镇一家乡镇企业——吴江啤酒厂,通过搞横联和合资兴办苏州天鹅啤酒有限公司,使企业从困境走向发展。1993年实现销售2800万元,利税280万元。今年1-7月销售2289.97万元,利税628.2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2.65%和259.3%。吴江啤酒厂生产的"白天鹅"啤酒曾有过可人的时期,但随着消费者日益强烈的名牌意识,对刚刚起飞的"白天鹅"冲击很大,1990年全厂产销全面滑坡,亏损63万元。在严峻的情况下,厂领导不气馁,实施搞横联、借名牌的经营战略,挂上了有很大市场的"天鹅"牌上海啤酒厂。上啤厂提供技术,提供商标,产品自销。挂上了名牌,企业"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年产量比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末的吴江市菀坪镇,村办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经过这几年努力,村办工业这条"短腿"已明显拉长,并且预示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去年实现产值2亿元,利润800多万元,目前拥有固定资产2300万元,产值、利润和固定资产分别比1989年增长22倍、44倍和13倍。他们的主要经验是:一、依托镇办骨干企业,以大带小,积极引导,逐步纳轨。菀坪镇利用镇办工业实力相对雄厚,特别是缝纫机生产已形成一定产业优势的有利条件,以"大哥哥"带"小弟弟",既激活了村办工业的"一池春水",又扩大了镇办企业的产业优势。具体做法是:一"联",镇办企业与村联合办企业。安湖村是全市69个经济薄弱村之一,93年经过镇牵线、市行管局扶持,与菀坪缝纫机厂联合办起了菀坪缝纫机一分厂,94年8月份正式投产,发展势头较好,二"扶",在技术、资金上扶一把。他们利  相似文献   
6.
1991年3月,七都镇与吴江市民政局联合投资380万元办起一家电缆厂。仅仅过了三年,一个高科技、大规模、现代化的企业集团脱颖而出,这就是近来声誉鹊起的江苏"亨通"电缆集团。1993年,"亨通"集团实现产位2.5亿元,创利税3500万元,固定资产近亿元,今年预计完成产值4亿元,实现效益5000万元。"亨通"之路,给人启发。——高起点开发。作为一个刚起步的企业,论实力、基础均比不上老企业。对此,他们在发展中走了一条捷径,以高起点开发来缩短发展周期,跳开老企业在发展中必须经过的技改过程,一步到位,迅速确立了自己的优势。一方面,他们大力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以高新技术确立行业优势。引进设备追求"既洋又好",注意博采众长。在引进和配套HYA电缆生产设备上,流水线是奥地利的,测试仪器是美国的,配套设备是  相似文献   
7.
这几年,吴江市梅堰镇依托大企业发展横向联合,走出了一条既快又好的发展路子,横联足迹遍及甘肃、河北、新疆、浙江、上海、北京、江苏等地。产值、销售和净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5.6%、93.7%和89.5%。他们的主要经验是:一、以横联调整产业结构。梅堰有资金、有产品、有市场、有人才。吴江电热电器厂过去是一家微利企业,后来与国家冶金部、电子部、上海交通大学等几家科研所搞横联,试制技术含量较高的电脑温控系列产品。1989年开发的第一代新产品DWA-A(B)型电脑温控设备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产品运用于中美合资麦道公司、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上海杨浦大桥等全国重点企业和重点  相似文献   
8.
吴江市芦墟镇,经过这几年的辛勤耕耘和培育,从一个草市小镇发展为外向型经济重镇。1994年上半年,新批三资企业7家,总投资3300万美元,合同外资1979.6万美元,自营出口1349万美元,外贸收购额3.01亿元,其中"效应作用"不可忽视。之一,发展效应。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效应,这种效应对外能产生吸引力,对内会产生推动力,而且,经济发展的程度与之成明显的正比关系。1991年初,芦墟镇率先开发出了浦北工业小区,规划面积0.7平方公里,投资3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一年时间,落户企业5家。1992年初,党委及时决策,投资2000多万元将工业小区扩大到2.2平方公里,之后又不断追加投资,目前仅用于"五通一平"已投入近7000万元。投资环境明显得到改善,投资者纷至沓来。1993年底止,进区项月35只,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和5030万美元,工业小  相似文献   
9.
吴江市菀坪乡的银吉村,1987年只有一家简陋的村办汽车修配厂,10多个人,固定资产仅7万元,还有外债4.7万元,完全处于"烟出火不着"的状态。当年11月份,该厂与中国标准缝纫机公司菀坪缝纫机厂技术联营,改名为菀坪第二缝纫机零件厂,1989年又办了菀坪第三缝纫机零件厂(校办企业),1992年再次扩大规模,创办菀坪缝纫机二分厂,生产整机。现在是三个厂一套领导班  相似文献   
10.
吴江市八都镇南港村,是村级工业经济中新近跃出的一只虎。一九八五年前后仅有一爿小炼件厂,年利润多年徘徊在十多万元左右。之后这个村在庄瑞菊书记带领下,扩大了炼铁厂,兴办了射频电缆厂和化工厂、酒厂。目前全村已形成一千四百六十万元的固定资产。一九九三年全村完成工业产值三千四百零三万元,销售收入三千二百八十万元,实现利润五百十六点二四万元,分别比一九九二年增长百分之一百○七点五,百分之一百○七点六和百分之一百八十二,被吴江市委市政府授于"十面红旗"奖。南港村从后进村到红旗村的历程,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