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吡蚜酮副产废盐中含有的污染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X线荧光光谱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废盐中的主要污染物成分进行鉴别。鉴别结果显示:废盐中除NaCl外,存在的主要污染物为NH_4Cl、CH_3COONH_4和3-吡啶甲醛,质量分数分别约为10.41%、3.11%和5.22%。废盐的热解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气中进行热解析,当温度达到500℃后,废盐中的N元素质量分数可接近为0,表明污染物已经从废盐中几乎完全去除。在废盐质量为5 g、空气流量为50 mL/min、升温速率为10℃/min、温度为500℃的条件下,热解析30 min并重结晶后,可得到质量分数约为99.88%的白色NaCl。  相似文献   
2.
国外流域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国外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发展的趋势,即单目标模型向多目标模型发展,模拟与优化模型相结合,以及不确定性和模糊优化模型的建立.建议开发多目标、多层次、多用户、群决策的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系统,为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与科学管理实践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孔硅胶由于其孔径和孔容大,能够负载更多的碱量,而且有机物分子在大孔道中能更快速扩散、更容易与碱性活性中心接触发生表面吸附与反应,以提高1,1,2-三氯乙烷(TCE)脱HCl的反应活性和产物偏二氯乙烯(VDC)的选择性。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系列不同孔径硅胶负载的Cs NO3、Cs2CO3和Cs Cl催化剂,用于TCE气相脱HCl制VDC反应中。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随载体硅胶孔径和催化剂碱性的增大而提高。在400℃下,与Cs Cl/20A相比,Cs NO3/278A催化TEC的转化率提高了35%,VDC的选择性提高了13%。催化剂稳定性测试表明:Cs Cl/200A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在400℃下可连续稳定17 h,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采用有机碱在非水条件下将纯碱工业副产的NH4Cl分解为NH3和HCl,研究了在异丙醇溶剂中三辛胺(TOA)分解NH4Cl释放NH3的工艺,考察了反应温度、N2流量、TOA与NH4Cl摩尔比、异丙醇与TOA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对NH4Cl分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H4Cl处理量为0.1 mol时的最佳分解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53 K、N2流量120 mL/min、TOA与NH4Cl摩尔比为1.4∶1、异丙醇与TOA摩尔比为7.1∶1、反应时间8.25 h。在最优条件下,NH3收率达到97%以上,且无废水排放。进一步探讨了极性溶剂下有机碱分解NH4Cl的反应机制,发现溶剂异丙醇中羟基与TOA中N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形成氢键,使TOA的碱性增强,与NH4Cl反应更容易释放出NH3。  相似文献   
5.
采用非贵金属催化剂进行苯胺加氢制备环己胺和高比例的二环己胺,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苯胺连续加氢和缩合反应。在消除了催化剂内、外扩散阻力的情况下,考察进料氢胺摩尔比、反应温度对苯胺加氢制备环己胺和二环己胺的影响,提出了苯胺催化加氢的反应网络;通过对反应网络的合理简化,建立高氢胺摩尔比下苯胺催化加氢连串反应的本征动力学模型。以苯胺的转化率和二环己胺的收率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残差平方和最小值建立目标函数,利用Matlab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估算出连串反应的本征动力学模型中的各个参数,并对模型的显著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本征动力学模型对苯胺加氢制备环己胺和二环己胺是高度适定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高效催化裂解草甘膦副产废盐中的有机污染物,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钼负载量的负载型Cu-Mo/Al2O3复合金属催化剂。通过旋转式管式炉,探究催化剂对废盐催化裂解总有机碳含量(TOC)的影响。通过X线粉末衍射(XRD)、N2物理吸脱附(N2-adsorption-desorption)、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O2程序升温脱附(O2-TPD)、拉曼光谱(Raman spectrum)对催化剂的晶型结构、孔结构和氧化还原性质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5Cu-25Mo/Al2O3复合金属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裂解草甘膦副产废盐的效果,使废盐的总有机碳值由1 042 mg/L降至4.17 mg/L,TOC去除率达到99.6%。通过对废盐催化裂解过程中排出的尾气进行了非甲烷总烃含量(NMHC)在线检测,在10 mg/m3以下,对处理后的废盐进行...  相似文献   
7.
采用内环流反应器进行蓝色光源引发的特戊酰氯光氯化反应实验和动力学研究,测定不同温度下氯化反应液中各组分浓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建立基于竞争因子的特戊酰氯光氯化连串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加入竞争因子的连串反应动力学模型比拟一级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特戊酰氯光氯化的反应规律,通过参数估计得到特戊酰氯生成一氯代特戊酰氯的活化能为1.98 kJ/mol,一氯代特戊酰氯生成β,β-二氯代特戊酰氯和β,β′-二氯代特戊酰氯的活化能分别为2.40和1.42 kJ/mol,二氯代特戊酰氯生成对应三氯代特戊酰氟的活化能分别为4.83和4.82 kJ/mol。各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部较小,说明特戊酰氯的光氯化反应受Cl2的气液传质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8.
针对醋酸与异丁烯加成酯化合成叔丁酯的反应液,提出先脱酸后提纯的两塔精馏分离流程,采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模拟研究.在采用简捷计算方法获得精馏塔初步配置参数的基础上,用严格计算模型对进料位置、回流比的影响进行敏感度分析,得到脱酸塔和提纯塔塔板数、最佳进料位置和回流比分别是25和24、14和20、3和20.在模拟基础上,对精馏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分离得到醋酸叔丁酯的质量分数大于99.50%,为工业应用与放大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硅铝比(n(SiO_2)/n(Al_2O_3))分别为25、38、50、80、200和300的HZSM-5分子筛作为催化氯甲烷偶联制备低碳烯烃(MeXTO)的催化剂,系统地考察HZSM-5分子筛的硅铝比、结构与表面性质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X线衍射仪(XRD)、N_2吸附-脱附、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和O_2程序升温氧化(O_2-TPO)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硅铝比的增加,分子筛表面的中强酸酸量逐渐降低,酸强度也逐渐减弱,氯甲烷的转化率逐渐降低,而低碳烯烃的总选择性逐渐增大,催化剂的稳定性也逐渐增强,其中,硅铝比为80的HZSM-5分子筛因具有较适宜的表面酸强度和酸量,催化性能最优。在反应温度450℃、空速2.45 h~(-1)下,氯甲烷的转化率达到92.9%,低碳烯烃的选择性达78.3%,反应稳定性达28 h。  相似文献   
10.
以HCl为Cl源经催化氧化,制备不同组成的HCl和Cl_2等的混合气体。考察在分子筛催化下混合气体中Cl_2浓度对苯氯化反应速率和Cl_2利用率的影响。比较不同氢型分子筛HY、HZSM-5、Hβ和稀土改性Y型分子筛(REY)的孔道结构、酸性对苯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通过BET、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吡啶吸附傅里叶红外光谱(Py-FT-I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混合气体中Cl_2浓度对苯氯化反应影响很小,分子筛的孔道结构及其酸种类是影响苯转化率的关键因素;Hβ分子筛由于其具有三维特殊孔道、合适的酸强度和较多的Lewis酸(L酸)酸量,其催化活性明显优于HY、HZSM-5分子筛;REY分子筛含L酸最多,催化活性最高。当Cl_2质量分数为15%,反应3 h时,在REY分子筛催化下,氯化苯的平均生成速率为8.4 g/(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