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对以浓硫酸和丙酸酐为磺化剂,在环己烷溶液中制备的增塑磺化聚苯乙烯(PSS-SA)离聚体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少量磺酸盐离子的引入有利于材料强度的提高。随着磺酸盐含量的增加,离聚体的拉伸强度增大,伸长率下降。不同金属反离子中和的PSSS离聚体的拉伸强度与金属离子半径及其价数有关。在离子含量大于或等于4.40×10-2摩尔分数(x)(以下同)的PSSS离聚体中,有离子簇聚集,离子簇直径为5~10nm。DOP在对PSSS离聚体基体增塑的同时,使离子簇的分布均匀化,而对离子簇尺寸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3D打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型转换标准三角形语言(STL)文件过程中,存在表面精度下降,结构体信息丢失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CAD模型外轮廓线的自适应分层方法.即采用角度分组思路,通过引用一系列过Z轴的平面对CAD模型等转角剖切,并将剖切面与模型外表面相交轮廓线绕Z轴旋转至XOZ平面内进行轮廓线微分段处理,然后利用三角函数关系、概率统计方法、加权方法综合计算获得3D打印STL文件每一层的自适应分层厚度值.打印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可减少STL文件的转换误差,提高3D打印精度和打印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低下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其产生的根源,结合本校工程训练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的探索,以机械类学生为试点对象,实施竞赛型工程训练项目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取得显著的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4.
模内镶件注塑膜片粘弹性本构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sell理论和DSGZ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称为CF-DSGZ的模内镶件注塑(IMD)膜片粘弹性本构模型及其广义式,并以PMMA-IRK-304膜片材料为例,通过不同高温和拉伸速度下的单向拉伸实验和常温单向拉伸与压缩实验,计算确定CF-DSGZ模型系数,然后对比模型预测曲线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熔融沉积制件尺寸规格不同将引起尺寸精度差异性问题,对采用不同评价指标优化工艺参数时会引起错误导向。为此,文中针对3种尺寸规格试样,以层厚、填充速度、喷头温度和填充率为因素,以尺寸误差、偏差和打印时间为质量评价指标,采用Taguchi正交实验法,研究不同尺寸规格与评价指标对熔融沉积工艺参数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种试样沉积时存在尺寸精度差异性,不同组的等效尺寸偏差值和各方向尺寸偏差值呈波浪递增趋势,且前者波动幅度随尺寸规格的增大而减小;两种精度指标有优劣之分,偏差指标更为科学合理;由打印时间指标得到的因素影响顺序相同。文中最后对比了因素优水平数据结果,提出了不同质量要求下3种试样的工艺参数组合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以轴面陶瓷为基体的无氰电镀,实验结果表明镀层紧密细致、结合力强、耐腐蚀、硬度大。具有装饰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7.
加压下煤焦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试制成的加压热天平,测定了八种中国煤在900℃时制成的煤焦在1.2-31 at.和800-1050℃与CO_2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活性同煤品位有很好的相关性,年轻煤的活性大于年老煤。研究了活性随热处理温度(800—1100℃)的变化。在同一气化温度,活性有规则地随制备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在同一热处理温度时,活性随气化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计算了表观活化能和制备活化能。由1.2—31 at.850—900℃一种褐煤焦在CO—CO_2混合物中气化得到的结果,关联成下列模型: W=K_1Pco_2/1 K_2Pco K_3Pco_2也讨论了比气化速率和炭转化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研究了三元共聚物MBS树脂和PVCNBS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相关性能。采用间歇加料法得到形态规整的核壳型树脂。改变三元组分比例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能大大影响PVC增韧效果,当B=42%时S:M=(34~30):(24~28)为宜。DSC测定结果表明:PVC与MBS的壳层PMMA能很好相容,从二相间的相容结构形态证实,共混物间形成良好的粘合界面层,通过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到PVCNBS共混体系由脆性转变为韧性的结构形态和形貌特征,抗冲击值可由纯PVC时的4kJ/m2增到MBS15份时的50kJ/m2以上。  相似文献   
10.
在G'sell理论和DSGZ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模内镶件注塑膜片的粘弹性本构模型--CF-DSGZ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描述膜片材料的屈服和应变软化、应变硬化特性,还考虑了不同加载方式下静水压力的影响,克服了DSGZ模型预测玻璃化以上温度时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具有较大误差的缺陷.文中以PMMA-IRK-304膜片材料为例,通过不同温度和拉伸速度下的单向拉伸实验和常温单向拉伸与压缩实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除了初始小应变阶段存在若干小偏差外,CF-DSGZ模型预测曲线与实验数据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