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声叱咤海天风,愿同胞拼将这个头颅,向弹雨枪林,杀完异种列强,要把山河归一统; 放眼看清时势局,任你辈使出自由于段,趁龙拿虎攫,收拾残疆剩土,岂容汉地窄三分。 这是辛亥革命时期书挂在某军司令部门上的一幅对联。军营而书挂楹联,这在楹联史上至为罕见。按旧时联家的理论,可以把它划归“题署”一类。所谓题署,原指题于宫殿的扁额对联文字,语出晋卫恒《四体书势》;“(梁)鹄字孟黄,安定人。魏宫殿题署,皆鹄书也。”有清一代,宫殿题联竞为风尚。自公府殿堂以至私门宅院,都有对联悬挂。其内容,  相似文献   
2.
心理语言学认为,往往可以用非语言手段来相应地替代语言手段完成的各种不同的功能。本文不打算全面论述非语言手段,仅就《晏子春秋》一书所使用的非语言手段作一些初步探讨。所引《晏子》材料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晏子春秋》,清孙星衍、黄以周校。 《晏子》所辑录的基本上是齐国相晏婴劝谏齐国国君(主要是齐景公)的言论,其社会情境几乎都在齐国宫廷内外,其角色关系几乎都是臣—君、下—上、晏子—齐景公,都比较单一。这种特定的社会情境和角色关系决定了他所采用的非语言手段的形式。下面分别叙述。 一、默然不对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先生《古代文字之辩证发展》中有这样一段话: 自殷代以来,文字在逐渐完密的同时,也在逐渐统一,由黄河流域浸润至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周所留下来的金文是官方文字,无分南北东西,大体上是一致的。……中国幅员广阔,文字流传到各地,在长远的期间发生了区域性的差别(例如今天广东还有“有”和“乜”字之类)。秦始皇帝的“书同文字”,是废除了大量区域性的異体字,使文字进一步整齐简(?)化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