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半岛浅水尾流近区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字粒子图像测速(DPIV)技术,在长30?m、宽3.5?m、高1?m的水槽中比较系统地测量了5种形状半岛模型在不同来流条件下的尾流区流场. 总结了时均流场和大尺度漩涡的运动规律,得到了控制尾流流动形式的稳定性参数的临界范围. 比较了不同半岛形状对尾流流动的影响,分析了半岛尾流近区不稳定流动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抽水蓄能电站对称岔管的流动阻力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对称形钢岔管的试验任务,对4种分岔角的岔管水流的阻力特性进行研究。利用图像显示技术定性观察了岔管水流的流动情况,分析了其水头损失的原因。研究表明岔管水流损失因数随Re的增加而减小,当Re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损失因数不再变化,而且损失因数随分岔角的加大而加大,并给出了双机发电、双机抽水、单机发电、单机抽水4种典型工况下岔管水流阻力平方区的损失因数随分岔角变化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对等效离散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水槽试验和对珠江典型河段的天然观测,说明潮流断面平均流速和平均浓度相对于潮平均值的波动是引起等效离散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计算等效离散系数的实用方法,并对负离散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浅水层圆柱绕流流动模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浅水层中圆柱绕流的流动模式进行了探讨.采用数字图像测速(DPⅣ) 系统对直径为1.27 m的圆柱在多个特征参数下的尾流流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测量. 实验结果给出了全流场的尾流的速度流线图.结果表明,决定浅水层圆柱绕流流动 模式的唯一参数是特征参数s,并且发现s=0.45是尾流区涡街向形成稳定的回流\r 区转变的临界值.同时给出了浅水层圆柱绕流尾流流动机理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5.
潮流底部多孔垂向排放污染物影响区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射流受力平衡关系建立了非恒定横流中垂向射流轴线的积分方程,在前人对恒定横流中射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求得了该方程的解析解。由平面激光诱发荧光(PLIF)和数字图像技术测得的多孔射流浓度分布实验资料,获得了射流宽度、横向扩展角度与射流和横流速度比及射流相对高度的关系,为潮流底部多孔排放污染物影响区的计算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方法。计算结果得到实验结果的良好验证。  相似文献   
6.
对直径为l.27m的圆柱型岛屿在浅水层中尾流的流动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采用数字图像测速(DPIV)系统对圆柱型岛屿尾流区的流态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给出了全流场的速度流线图,表明了尾流区流动的特征,并采用尾流稳定性参数S将尾流区流场划分为三种流态5<0.2为涡脱落流态;0.2<S<0.45为不稳定状态;S>0.45为稳定状态.在数值计算中求解了水深平均的Reynolds方程和RNGk-ε湍流模型,模拟了实验条件下的尾流流动.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通过现场观测和数值计算,获得了珠江员村及黄埔两河段大气复线系数的瞬时值、潮平均值和相应于稳态模型的等效值.结合珠江的特点,推荐了包括波浪影响在内的珠江广州河道复氧系数K2的计算关系式,K。的计算值与现场观测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IntroductionThe flow around bluff bodies has been studiedtheoretically,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formany years[13 ] .However,most research has notconsidered the influence of bed friction on theflow.In coastal and estuarial regions,large- scaleeddies …  相似文献   
9.
DPIV技术及其应用于潮汐流动表面流速的测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数字粒子测速DPIV(digitalparticleimageve-locimetry)技术是传统的PIV(particleimagevelocimetry)技术的数字化方法,既能测得流场速度的大小,又可获得速度的方向。该方法根据数字信号分析的原理,对连续的两幅图象进行分析,寻找互相关函数的峰值。与其他的互相关方法相比,DPIV技术具有运算速度快的优点。该文详细介绍了DPIV技术的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潮汐流动表面流速的测量。成功的实现了非恒定流流速的测量。  相似文献   
10.
梯形断面水槽中横向扩散系数的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梯形断面明渠水流中污染物质混合输移,对斜边边坡分别为2.5:1和4:1的梯形断面水槽中物质的横向扩散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测量了水槽中水流的流场和污染物质扩散输移的浓度场,得到了梯形断面水槽中物质的横向扩散系数。研究表明:梯形断面水槽中的横向扩散系数是相应的矩形断面的1.2倍,污染物质进入水槽中所形成的污染带宽是矩形断面的1.1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