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欧美国家,黑麦秸秆经常作为有机肥或农业废弃物而归还到农田中。本研究通过培养试验探讨了添加黑麦秸秆对土壤中无机氮的形态转化和N_2O、CO_2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黑麦秸秆的添加量及培养时间对土壤中N_2O、和CO_2释放量、N_2O/CO_2比值和无机氮形态转化均有明显影响。添加的黑麦秸秆越多,培养2周后土壤中的NH_4-N越多,释放的N_2O则越少。N_2O/CO_2比值与黑麦秸秆添加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培养时间(T)的函数关系(达到极显著的负相关)则呈对数形式:(N_2O/CO_2)=a b·lnT。  相似文献   
2.
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及其对砷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158,自引:5,他引:158  
通过野外调查和栽培实验,在中国境内发现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 。野外调查表明,蜈蚣草对砷具有很强的富集作用,其砷的分布规律与普遍通植物也明显不同。蜈蚣草不同部位的含砷量为:羽片>叶柄>根系;蜈蚣草地下部的生物富集系数随着土壤含砷量的增加而呈幂函数下降。在含砷9mg/kg的正常土壤中,蜈蚣草地下部和地上部对砷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高达71和80。从矿区采集砷污染土训进行室内栽培实验发现,室内栽培时蜈蚣草羽片的含砷量比野外生长条件下(同一种土壤)增加1倍多,其羽片含砷量可高达5070mg/kg;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蜈晔草羽片含砷量不断增加,蜈蚣草不仅对砷有很强的忍耐能力和富集能力,而且生长快、生物量大、地理分布广、适应性强,因此在砷污染环境的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于研究植物中砷的吸收、运转和解毒机理等生理生化特性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同斌 《科学通报》2002,47(3):238-238
2001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以“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为主题的“青年科学家论坛”学术研讨活动.出席论坛活动的青年科学家代表共33名,涉及到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地质学、土壤学、农学等20多个专业领域,其中不乏“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等青年学术带头人.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同斌研究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中艺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骆永明研究员共同主持.围绕“污染环境的…  相似文献   
4.
5.
砷超富集植物中元素的微区分布及其与砷富集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陈同斌  黄泽春  黄宇营  谢华  廖晓勇 《科学通报》2003,48(11):1163-1168
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方法(SRXRF)研究As超富集植物大叶井口边草(Pteris Cretica L var nervosa Thu)根、叶柄和叶片(羽片)中As及其他10种元素的微区分布和As的吸收及转运特点. 结果表明, As在根部具有向维管柱转运的趋势, 在叶脉中具有向近轴皮层转运的趋势, 但是在叶柄中却被限制在维管柱中. 在羽叶中As主要富集在叶肉组织中, 叶表皮细胞的As含量相对较低. 在羽叶、叶脉和叶柄中, As的微区分布与K, Ca, Mn, Fe, Cu和Zn等阳离子元素分布规律非常相似, 它们在转运过程中很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但是在羽叶中As与Cl和Br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或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
 化肥、农药和农膜是当前我国用量最大的农用化学品, 是不可或缺的农业生产资料, 它们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正因如此, 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 上述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呈急剧增加之势。部分地区还因使用量过大或使用不当等原因, 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 且这种现象随农用化学品用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加剧。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农用化学品, 在充分发挥其对农业的增产作用的同时, 防止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砷污染和氮肥过量所引起的氮素污染越来越普遍.但至今仍很少了解砷污染对土壤中温室气体(N2O和CO2)产生和有关微生物过程的影响.本文通过土壤泥浆的嫌气培养试验,研究了添加砷酸盐和改变氮肥种类(氮素形态)对反硝化作用(N2O产生量)和呼吸过程(CO2产生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对CO2产生量没有明显的影响.供应NO-3-N作为氮源时,无论是否添加砷酸盐,其N2O产生量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当供应NH+4-N和尿素作为氮源时,其N2O产生量稍有增加.添加砷酸盐会使N2O量增加,但使CO2产生量降低.因此,砷污染可能会导致微生物呼吸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8.
1997年10月31日~11月2日,在中国科协主办的“青年科学家论坛”第27次活动中,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的28位青年专家进行了“环境─水利─地理─泥沙交叉科学前沿问题”讨论,分析了泥沙科学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地理学定量研究的方法,指出了区域水体─泥沙运动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砷对土壤微生物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微生物嫌气培养实验,探讨了砷污染对土壤呼吸作用、反硝化作用、挥发性脂肪酸形成和氮素形态转化等微生物活动过程的影响,以助于理解砷对土壤生态系统中碳(C)、氮(N)的生物地球化学(biogeochemistry)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砷不仅明显抑制微生物活动中CO_2的产生,而且显著降低反硝化细菌的活性.在供试土壤中,砷既促进NO_3—N的消失,同时又减少NO_2—N和NH_4—N的产生,因此,砷可以使NO_3—N转化成除NH_4—N、NO_2N和N_2O—N之外的其他形态的氮,也可以抑制乙酸形成,但促进异丁酸形成.  相似文献   
10.
农用化学品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肥、农药和农膜是当前我国用量最大的农用化学品 ,是不可或缺的农业生产资料 ,它们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正因如此 ,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 ,上述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呈急剧增加之势。部分地区还因使用量过大或使用不当等原因 ,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 ,且这种现象随农用化学品用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加剧。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农用化学品 ,在充分发挥其对农业的增产作用的同时 ,防止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我国农用化学品使用状况1.化肥我国从1935年起就开始生产化肥 ,但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