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沈从文的地方风情小说,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式的浪漫情调,给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增添了一幅幅湘西地区淳厚古朴的风土人情的风俗画。在这位多产作家的众多作品中,有两类题材受到人们更多的注目。一类是尽情讴歌湘西山野之乡的自然美、风俗美和人情美,在那里,我们看不到有什么假、恶、丑的东西,每个人都是那么善良友爱、轻财重义,一切都那么和谐静谧,这在他的代表作《边城》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还有一类是暴露上流社会的道德沦丧和社会现实的腐朽堕落,如《绅士的太太》、《都市一妇人》等。这两类题材带有对比意义,作家企图以湘西山野之乡带有原始初民色彩的古朴之风和完美人  相似文献   
2.
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宋亡之后,隐居苏州。行坐寝处,不忘故国。他画兰花,多花叶萧疏,不画根和泥土。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土地已被敌人挖去了。这正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笪重光:《画筌》。可见“看画,不但要看画之实处,并且要看画之空白处”(《黄宾虹画语录》)。这里说的“无画处”、“空白处”,正是艺术表现上的间空手法。  相似文献   
3.
曹禺在同王朝闻的一次谈话中说:“周朴园这个人物,是比较难于分析的”(《曹禺谈<雷雨>》,载《人民戏剧》1979年第3期)。原因之一就是这一人物的思想性格十分复杂和丰富,以至于令读者和评论家们也感到难于把握。特别是他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是假的问题,学术界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想结合几年来教学实践中的感触和体会,谈谈对这一问题的一点看法,以就正于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4.
诗贵含蓄,小说亦然。艺术作品,太显太露,读来常常使人感到淡而寡味;而含蓄蕴藉一些,留下更多的艺术空间,则可让读者生发出无限的思考与想象来,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刘勰《文心雕龙》)。鲁迅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质朴无华而又凝炼含蓄。初读他的作品,其奥妙幽微之处,往往难以领略;当你多读几遍,细心玩味,则每每有新的发现,不禁为之拍案叫绝。能臻此艺术境界,究其原因,我想,与其白描手法的娴熟运用是不无关系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