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研究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设计几何相似比为1∶4的结构缩尺模型,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采用4个不同强度水平地震作用进行单向、双向以及三向的地震波激励,得到模型的损伤和位移等宏观地震响应。结果表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筋结构达到中等破坏程度,但仍保持良好的整体性,基本符合“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标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筋结构在竖向刚度突变位置出现较为严重破坏;为推迟构件开裂并提高承载能力,可使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增大并根据截面等效模量增大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筋面积;在八度罕遇地震时,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超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但仍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7年的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综合考虑影响碳排放的各种因素,选取了GDP、城市化率、第二产业比例、能源利用效率和碳排放强度5个影响碳排放的指标,利用基于空间邻接关系的空间聚类方法分析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碳排放情况,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了聚类后的每个区域的碳排放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1)能源消费碳排放指标值相似的省份,其空间分布具有相邻的特点;2)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总体上呈现出北部地区高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最低的空间分布格局;3)聚类后的每个区域影响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有所不同.上述分析为有效分区管理和合理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