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挑战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正在国内一流高校逐渐兴起。该文针对目前数据挖掘类课程缺乏系统性综合实验的问题,结合挑战性学习理论,设计了面向这类课程的挑战性综合实验。实验内容包括评论意见抽取和广告投放点击率预测两个题目,每个题目都分别包括完成性和挑战性两个部分。在完成性部分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基本模型来完成实验,在挑战性部分鼓励学生探索最新的解决方案来提升实验的性能指标。实践结果显示,学生在理论学习深度、实践动手能力、学术研究兴趣以及团队协作方面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陆庆 《奇闻怪事》2009,(6):12-13
文章分析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从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工作,认真做好招投标管理以及对工程造价咨询中介服务机构的规范和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工程造价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结合喷气织机主辅喷嘴在异形筘中引纬的工艺参数,基于Fluent对不同供气压力下的主辅喷嘴和异形筘的组合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主辅喷嘴的供气压力差,得到组合流场内沿主喷嘴出口轴线方向速度分布曲线,对比不同供气压力差下的筘槽内轴向引纬气流速度,寻找最优的供气压力差组合。通过实验测量筘槽内引纬气流速度,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主喷嘴和辅喷嘴供气压力差在0.05~0.1 MPa时,引纬效果较理想,轴向气流速度有明显的提升,且气流速度衰减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论述了计算机网络实验的设计思想、实验教学内容及其鲜明的特点,介绍了实验开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夹层防治反射裂缝效果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三维有限元静力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具有接缝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在行车荷载和温度变化作用下应力的变化情况,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了应力吸收夹层和加筋夹层在不同情况下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提出了两种夹层的模量推荐取值.  相似文献   
6.
嵌入式课程实验体系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与通常的软件开发不同,嵌入式开发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它给嵌入式的实验教学带来了挑战。论文分析了嵌入式开发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得出需要建立嵌入式课程实验体系的结论。并从资源整合、教学环境改善以及体系构成的建设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这样的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设置《操作系统》实验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操作系统》实验教学的方案,设置《操作系统》系列实验(按次序):《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实验、《基于操作系统的程序设计》实验、《操作系统设计与实验》。文章还提出了各实验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上的实施手段等要素。  相似文献   
8.
天波超视距雷达信号处理的并行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Sun工作站群,Sun HPC Cluster Tools系统和MPI消息传递接口环境下,研究了天波超视距雷达信号处理的并行化,对其两个核心部分二维FFT(距离-多普勒变换)和数字波束形成实现了并行。通过不同粒度并行方案的比较发现,粗粒度方案在MPI环境下具有较好的并行效果,同时在现有硬件和软件环境下进行了方案的比较、选择、可扩展性的分析和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并行处理方案在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实时性方面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陆庆  肖堃  聂晓文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Z1):201-203,216
嵌入式系统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其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文中结合嵌入式课程的特点,分析了国内外嵌入式实验教学现状和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嵌入式课程实验教学平台的建立和嵌入式课程实验项目的设计,并介绍了采用该实验模式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基于计算机网络测试实验模型的设计与实现,使学生结合网络课程进行高级网络测试工具的操作和网络测试软件的应用,掌握现场分析、故障诊断、网络维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