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银监会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指引》明确要求下一步将严格对金融机构国别风险进行监管,加上近几年国际上接连发生的国别风险事件,我国建立商业银行国别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实属必然,且十分必要。因此,在分析引发国别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探索商业银行国别风险的预警指标、管理方法和应对措施则是当前各家跨国商业银行加强国别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规模急聚扩大,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聚了相当的风险。对中国商业银行饱和度、系统性风险及风险控制能力的客观评估都涉及到中国金融发展的战略问题。作者认为,当前中国商业银行规模存在局部过度饱和以及较大系统性风险,保持中国商业银行规模适度、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中国的商业银行结构,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等是保持中国金融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3.
<正>转型期科技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紧密结合是社会变革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重要引擎。经济转型期,科技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双核驱动力作用已初见端倪,但科技金融在探索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制约因素,而最根本的就在于科技金融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业界对于科技金融工作的重点领域与实施途径观点尚不统一。1.科技金融工作的重点领域不明确根据国际成功经验,经济体财富创造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市场发  相似文献   
4.
居民储蓄存款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储蓄存款存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与安全边界,在这个边界内储蓄存款的增长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但是超过了这个边界有引发重大危机的可能。根据储蓄存款安全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各项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的储蓄存款状况为较安全,但接近危机的边缘。为维护我国金融安全需采取相应的对策:合理分流储蓄,逐步减少笼中虎的规模;加固笼子,稳定能够引发笼中虎出笼的各种因素,如利率、经济金融环境、政局等,建立储蓄安全预警机制,妥善处理银行挤兑事件,加强储蓄存款危机管理,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对一切能够引发储蓄存款不安全的因素加以妥善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