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采用田口方法(Taguchi method)对影响surfactin生产的各因素进行筛选,并对显著因子的水平进行优化后得出最佳配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粉、硝酸铵和O43-对其产量影响显著。获得高产工业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玉米粉35g/L,硝酸铵为15g/L,尿素6g/L,O43- 20mmol/L,Mn2+ 0.5mmol/L,Mg2+ 0.1mmol/L,Cu2+ 12.8μmol/L,Fe2+ 1μmol/L,Ca2+ 0.5μmol/L。此培养基surfactin产量达2294.28mg/L,较原有Landy培养基产量提高15%,生产成本降低40%,为实现surfactin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鸡腿蘑发酵液中分离获得的具有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活性的新物质4,5-二羟基-2-甲氧基苯甲醛为对象,建立检测鸡腿蘑发酵液中该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其回归方程为y=675.42X-943.39(r2=0.999 0),线性范围为1.23~123 mg/L.该方法的日内和日间精度分别为1.5%~5.6%,2.5%~4.6%,回收率为93.8%~96.6%.该方法能够在20 min内完成一次分析,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重组表达、纯化得到的鱼腥藻脂肪氧合酶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鱼腥藻脂肪氧合酶在不同缓冲体系中分子构象的变化(主要研究二级结构,螺旋、折叠、转角和无序结构单元质量分数),分析了鱼腥藻脂肪氧合酶分子构象变化与不同缓冲体系之间的关系,探求鱼腥藻脂肪氧合酶构象变化与生物酶学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9,最稳定pH值为7;发现在不同缓冲体系中,鱼腥藻脂肪氧合酶的相对活性变化和螺旋结构、转角结构、无序结构有密切关系.在pH值为6~9时,酶活性与螺旋结构、转角结构总体呈正相关,但与折叠结构的质量分数变化呈负相关.最稳定的酶的二级结果是折叠结构、无序结构、螺旋结构和转角结构,其质量分数均在20% ~3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