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基于复值多态连续Hopfield网络的MPSK信号盲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多进制相移键控(M ary quaternary phase shift keying,MPSK)信号的直接盲检测,给出一种直接盲检测发送信号的性能优化函数,进而提出一种新的复值多态连续激励函数形式来提高网络性能,并设计出一个新的能量函数来分析网络的稳定性,以求利用复值Hopfield神经网络来解决直接盲检测发送信号性能函数的优化问题。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与子空间算法等经典算法相比,新方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有效实现相移键控信号盲检测。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概念、新技术的软件无线电技术具有在不同网络间实现无缝切换的能力.它减少了设备代价、提高了漫游能力、从而提供更优质服务.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主要思想,描述了接收系统模型,利用Simulink构建了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的仿真模型,详细阐述了该系统中的CIC抽取滤波子系统的原理及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3.
在小波分析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使用高斯(Gaussian)小波进行连续小波变换,进而提取信号的小波变换后的幅度,获取其瞬时特征,达到识别MPSK(M-ary Phase Shift Keying)与MFSK(Multi-Frequency Shift Keying)信号的目的,从而在不需要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识别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的目的.验证该方法较现有文献利用Haar小波变换识别信号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而且克服了现有文献采用Haar小波变换识别调制信号的漏检问题,提高了运算速度和性能,并有效增加了小波变换识别调制信号方法的适用性.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证实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DSCDMA系统中多址干扰(MAI)与码间干扰(ISI)的盲去除问题。在最大似然准则(ML)的基础上,利用发送符号的统计特性与信道所具有的加性高斯噪声模型特征,根据导出的线性约束条件,通过EM算法实现了对盲接收机滤波器系数的优化更新。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案能有效地克服远近效应带来的多址干扰,而且在较短的接收数据长度条件下具有很好的收敛性能,对于高速率CDMA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鉴于目前信号盲检测算法主要依赖二阶或高阶统计量,均需要大数据量作为基础.而基于小数据量的高阶PSK信号盲检测算法迄今未见.研究了仅依赖小数据量的盲检测16PSK信号算法,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并采用线性ε-不敏感损失函数将16PSK信号盲检测问题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并采用迭代算法求解该优化问题,进而盲检测16PSK信号.算法验证中采用经典移动通信复数信道进行仿真和分析该方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DS—CDMA系统中多址干扰(MAI)与码间干扰(ISI)的盲去除问题。在最大似然准则(ML)的基础上,利用发送符号的统计特性与信道所具有的加性高斯噪声模型特征,根据导出的线性约束条件,通过EM算法实现了对盲接收机滤波器系数的优化更新。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案能有效地克服远近效应带来的多址干扰,而且在较短的接收数据长度条件下具有很好的收敛性能,对于高速率CDMA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