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白色金针菇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色泽白嫩,给人以新鲜感,它还具有抗癌和增智作用,商品价值很高,深受深圳、香港等城市中一些宾馆的青睐,每公斤鲜菇售价高达16~24元(人民币)。然而一些生产厂家,常因菇柄较细、质量较差以及单产较低等原因,而经济效益不佳。为此,我们于1991年10月从日本引进白色金针菇菌株,与原来从深圳引进的几个菌株进行品比试验和几次分离选育,经过我校与协作单位—宁波大升食用菌公司一年半的共同试验,初部筛选出菌柄粗壮、口感较脆、单产较高的“F_2”菌株,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代料栽培平菇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收效高等特点。但由于都是在秋末冬季出菇上市,鲜菇又不易加工贮藏,故造成市面上鲜菇货源多,价格低,栽培者效0益不高。而夏秋季正值蔬菜淡季,市场上鲜菇罕见,货紧价高。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对平菇在高温季节的栽培技术进行了一些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将研究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是浙江省群众喜爱的一种保健食品,然而本省目前仍以段木栽培为主,这种生产方式不仅资源缺乏,生产周期长,而且单产很低,100kg段木栽培两年仅产干耳1~2kg,故年年销大于产,如1992年浙江省销售干耳约2000t,而生产却不足200t,故需要大量从外省调入。为此,我们于1993年底开始利用本省丰富的棉籽壳和杂木屑等资源进行袋栽黑木耳的高产技术研究。经过两年试验,已选育出适应当地栽培的优质高产的黑木耳菌株“A_(u4)”,并摸索出一套易被群众接受的塑料大棚挂袋栽培技术,数千袋的试种表明,在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从菌袋制作到第一潮木耳采收毕的4~5个月生产周期内,平均100kg干料可产干耳8kg左右。且不会遭受野蛞蝓等地上害虫的危害,木耳质量较好。一个农户若购人10000袋黑木耳菌袋,经2~3个月管理,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一年内春、秋季共可栽培两批。为此,我们计划从1996年开始在革命老区——浙东四明山梁弄镇等地逐步推广,使该项技术为振兴山区经济、科技扶贫服务。现将两年来的试验工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