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球磨处理增加碳纳米管的结构缺陷,提高其反应活性,并以简单水热法合成了Co@CNTs复合物.用XRD、SEM、T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球磨处理后CNTs长度变短,复合物中CNTs与Co分布均匀,Co为纳米颗粒且有部分生长在CNTs表面.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o@CNTs电极比Co电极具有更高的放电容量、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及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铁电极活性粉的制备及其高倍率放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无机合成技术,通入O2及滴加NaOH溶液,加热硫酸亚铁与NH4NO3的混合溶液使部分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沉淀物经过滤和干燥后,在氩气氛下670℃焙烧1h得到铁电极活性粉.经X射线衍射分析,该活性粉的成分是单相四氧化三铁.利用该活性粉所制备的铁电极,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以100mA/g放电的容量为245.5mA·h/g.该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好,以120mA/g放电的容量为216mA·h/g.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MoO3)1-x(NiO)x (x=0.00, 0.01, 0.02, 0.03, 0.0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MoO3溶胶是由钼酸铵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得.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测试(SEM)、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测试方法考察了镍掺杂对MoO3正极材料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镍掺杂正极材料展示了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其中掺杂量为0.03的样品展示了最高的首次放电容量,其首次放电容量为295.9 mAh/g.  相似文献   
4.
利用金属Mg易热扩散制合金的特性,以化学镀Ni的碳纳米纤维(Ni-CNFs)为前驱物,制备出了Mg-Ni合金与CNFs的复合储氢材料.并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提出了镁基储氢合金与CNFs复合储氢材料的储氢机理.  相似文献   
5.
以球磨技术(Ball Milling,BM)制得MgO@Ni2O3固溶体前驱物,并以直接还原法制得Ni/MgO纳米负载型催化剂,以催化热解法合成出管状的碳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6.
以Fe(NO_3)_3·9H_2O、LiNO_3、NH_2H_2PO_4为原料,以蔗糖为碳源,以草酸为配位剂和还原剂,通过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LiFePO_4/C复合材料.应用TG、XRD、SEM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通过CV、EIS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550℃时即可得到LiFePO_4晶体材料;而600℃时制得的LiFePO_4粒径细小且分布均匀,粒径在200~400 nm之间;该材料在0.1 C和1 C放电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1、145 mAh/g,10 C时达到108 mAh/g.  相似文献   
7.
采用一种新的掺杂方法制备了Cu掺杂的LiV3O8,该方法设备简单,热处理温度较低.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Cu掺杂和水处理可以使层间距变大,电导率提高,从而促进Li 离子的扩散,使Li 的嵌脱变得容易,改善了掺杂材料的充放电循环性能.其中掺杂量为0.05的样品首次放电容量为265.0 mAh/g,100周后为227.7mAh/g,容量损失仅为14%.  相似文献   
8.
以Fe3+为铁源,乙炔黑为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出了多孔的LiFePO4/C,并用XRD、SEM、CV及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材料进行了研究和表征.该材料以1C倍率充放电时,首次放电容量达139.5 mAh/g,循环50周后,仍有132.0 mAh/g的容量.这是由于合成的多孔材料可以与电解液有更充分的接触,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制备了M oS2纳米管,并对其结构、形貌及储氢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经KOH处理的M oS2纳米管在25℃及3 M Pa时,气态储氢容量达到1.2 w t%,在25℃及50 mA.-g 1的放电电流密度下,阳大的电化学储氢容量可达262 mA h.-g 1(相当于1.0 w t%的储氢量);而T iS2纳米管在25℃及4M Pa时气态储氢容量达到2.5 w t%.因此,M oS2和T iS2化合物纳米管具有潜在的储氢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La_2Mg_(17)作为中间合金采用熔炼法成功制备了AB_3型合金La_(0.7)Mg_(0.3)Ni_(2.875)Co_(0.525)Mn_(0.1),与球磨法制得的NiB进行不同比例的复合.对合金复合前后的电化学容量、循环寿命、高倍率放电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EIS)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储氢材料经NiB复合后,合金电极循环稳定性明显提高,但是其最高放电容量有所降低;高倍率放电能力增强,抗腐蚀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