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威胁论”恶浪再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布什政府又回到以遏制为核心的全球战略上,“中国威胁”也越来越为其所不能容忍。  相似文献   
2.
我们讨论的是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而不只是防务或军事战略重点。军事战略重点的转移,与其全球战略重点的调整不可混为一谈。冷战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在欧洲是无需争辩的事实。但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究竟在哪里,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因为这是一个影响全球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的重大问题,并且关系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的利益和战略决策。《世界知识》也为此展开了讨论,并综述了几种不同的观点(见第10期)。  相似文献   
3.
1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地位是会上升还是下降1到目前为止,这场战争美国打得不够顺利。但最后要在军事上打赢是毫无疑问的。军事上的胜利,会导致美国鹰派更加趾高气扬,其对外政策的单边主义更加肆无忌惮。但是,由于美国发动的这场战争绕开了联合国,没有得到安理会的同意,因此是非法的,是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这使得美国在联合国形象大大受到损失。美国一位参议员这样表达自己的心情:我现在在为我们国家流泪,因为美国在世界上一向慈善、乐于助人的形象变得荡然无存。美国的地位是会上升还是下降,这取决于战争的进程。如果战争伤亡不大…  相似文献   
4.
当今美国统治集团和决策者们对中国的心态十分复杂,用基辛格的话说就是,“美国对中国又爱又恨”。中国的发展使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获益,但美国又担心中国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军事力量的壮大,从而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处于深刻的矛盾之中。它既想同中国建立合作关系,防止冲突,但又时时提防着中国的发展,总是在想方设法遏制或延缓中国的发展。所谓“接触加遏制”的对华政策就是这样产生的。种种事实表明,布什政府目前和今后几年内仍将基本上继续保持“接触加遏制”的基本框架,在外交层面上继续保持与我国接触、…  相似文献   
5.
近期以来,国际舆论对中国外交有这样一个评价,那就是“中国外交成熟了”。现在,它变成了全世界对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共同认识。国际社会为什么会对中国外交有这样一个评价?我国外交在不断地进步,但是为什么直到现在,国际社会才认定中国外交“成熟”了?这种说法的出现是由于中国自身变化的原因,还是别人对中国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和这一“成熟论”有什么关系?如果说现在我国的外交政策“成熟”了,那么下一步的发展趋向是什么?我们这些年的外交工作在哪些方面是比较成熟的,是成功经验,哪些方面还不成熟,是需要改进的?今天请专家就上面的问题进行探讨。——阎学通  相似文献   
6.
近日来陈水扁在接受日本媒体专访和见美国人时一再叫嚷要以“反并吞法”对抗我全国人大将在今年3月审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这再次表明陈水扁坚持“台独”的顽固立场。其实陈水扁制定“反并吞法”根本挽救不了他的命运,其所作所为只能更加激起普遍的强烈反对。陈水扁叫嚷说,《反分裂国家法》是要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然而,事实恰恰戳穿了陈水扁这种贼喊捉贼的拙劣伎俩。谁都看得清“台独”势力近几年来不择手段地加快了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的步伐,大搞所谓的“公投”、“去中国化”、“正名”等活动,处心积虑地改变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