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犬细小病毒新疆石河子株(CPV-SHZ)的DNA为模板,根据基因库已发表CPV序列设计合成了VP2基因的1对特异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约1.7kb的片段,按常规方法克隆进pMD18-T载体,经EcoR I和Sal I双酶切筛选到阳性质粒。测序得到VP2全基因组序列,并登陆Genbank(EU170352)。进一步对该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扩增基因片段长度为1755bp,与CPV参考株毒株V154(Type2a)、LCPV-V204(Type2b)、LCPV-V139(Type 2c(a))、LCPV-V203(Type 2c(a)),其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32%、98.75%、98.97%、98.69%,确定CPV-SHZ株基因型为2a型,将其同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主要分离株进行基因系统发生进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其与我国北京分离株BJ018/07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2.
应用0.25%与0.125%的胰酶分离绵羊毛囊细胞,获得2种不同形态的毛囊细胞;其次,对比分析了热消化法与冷消化法对分离毛囊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消化法优于冷消化法;同时,观察到新疆细毛羊与阿勒泰羊的毛囊细胞形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5’UTR保守区基因序列,设计3对引物,应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方法对采白石河子地区3个场的64份牛全血样品进行核酸检测及测序。结果表明:BVDV阳性率为39.06%(25/64),其中有22对母子对应样品,母牛阳性率为40.91%,犊牛为45.45%,提示新疆石河子地区BVDV垂直感染较严重。9头牛表现临床症状,阳性率为22%,其余为临床健康牛,阳性率为41.81%,数据显示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BVDV隐性感染严重。测序得到2条不同的序列,经5’UTR区域核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生分析表明2株病毒与VEDEVAC(匈牙利弱毒疫苗株)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6.2%-100%,用DNASTAR软件进行基因与系统发生进化关系分析属于BVDV-1b基因亚型,未检测到BVDV-2型病毒。提示新疆石河子地区BVDV流行株为BVDV—1b亚型,且经生物型鉴定,所测阳性样品为非致细胞病变型。本研究可为今后的流行病学研究和疫苗应用等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特异、敏感、快速的绵羊附红细胞体感染诊断方法,本试验根据已测得的绵羊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序列(GeneBank:EU916726、FJ440328),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绵羊附红细胞体的PCR诊断方法。特异性实验和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绵羊肺炎支原体、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枯草杆菌均无交叉反应,能检测到绵羊附红细胞体最低DNA量为5.2pg/μL.在-80℃存放1年的皿样中也检测到阳性样品。通过临床血样检测,证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本病的早期感染和隐性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