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和已有的研究证明,在大的畜牧农场和乳牛综合管理中,新生犊牛患胃肠道疾病有增长趋势。预先就有的患病的主要因素是,母牛(特别是在怀孕停乳期)和尚未产犊的母牛的饲养的不平衡和不合质量。这就导致动物代谢过程的破坏,从反面影响到了初乳的质量和子宫内胎儿的发育(出现大量地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2.
自76年底我院将激光技术引进兽医科学领域以来,通过基础试验的研究,在运用氦—氖激光镇痛和治疗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摸索了一套运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仔猪白痢这一群发病、常见病的方法及参数,经过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的患白痢仔猪共257头,一次治愈率达92.2%其中第一批对209头临床确诊为患白痢的仔猪的治疗一次治愈率达  相似文献   
3.
前言犊牛消化不良系幼畜消化不良(Dyspe-psia of young animals)中最常见的一种,在国内外均是新生犊牛的一种常见、多发、群发的内科疾病,发病率高,常给养牛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其危害性不仅严重的影响幼畜的生长和发育以及将来的役用能力和生产能力,而且极易招致死亡。如在苏联多年来传布着犊牛消化不良,其中阿尔明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布鲁扬斯基。《星火》集体农庄,个别年份犊牛患病达到98%,其中20~25%死亡,马里自治共和国玛沙诺娃集体农庄,1975年第一季度因消化不良病死的犊牛  相似文献   
4.
据报导(1966;1967;及合作者,1967;及合作者,1969;1973;1976;1976),综合的不良因素的作用引起消化过程被破坏,是新生犊牛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基础。患消化不良时有机体的病理过程表现出,消化器官形态机能的特征及调节系统其中有内分泌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5.
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犊牛消化不良,给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新生犊牛的生命一开始就易患这种严重的疾病,因此需要所有畜牧业专家予以经常注意。在患消化不良犊牛的治疗方案中,必须考虑到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发病机制——胃肠道粘膜的炎症及机能的破坏、微生物区系的发展和发酵、中毒症、有机体脱水。因此治疗应该是综合的并包括抗炎症、抗微生物的物质及促使胃肠遭机能恢复正常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兽医临床医生采取各种措施和办法,大大减少了幼畜患消化不良的损失。我们记录消化不良起初是在1960年,那时它还没有明显地区分为结肠细菌病和副伤寒。药物的治疗、血清、菌苗都没有产生所期望的效果。从1967年起,整个预防犊牛消化不良的措施开始按这样的顺序进行:使怀胎母牛适时的活动;研究潜伏的乳腺炎,治疗患畜;怀胎停乳的母牛转移到单独群中(每10天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